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夢想,於漆黑裡是否仍然鏗鏘?

$
0
0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PRONeal Fowler)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PRONeal Fowler)

 

夢想,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即是那一種你睇完會說:「超,講黎講去都係嗰啲嘢。」的話題。如果你不喜歡,大可以close tab/上一頁。執筆之時人在自修室,身邊盡是一群應屆文憑試考生,筆尖與紙張快速擦過,發出沙沙的背景音樂。這沙沙的聲音是代表青春的音樂,使筆者想起去年與同窗奮鬥的日子。有時候,我都會頗羨慕那些so called dse fighter,他們大多都為著自己所渴望的未來去奮鬥,身上彷彿帶著閃亮的光芒。

而有關夢想的歌,總是熱血的。記得當時我有一個playlst,上學的路上總是聽著那幾首歌,然後乾掉最後一口咖啡,就「難得夢一場革命不老」。我們這一代得愛把「夢想」二詞掛在嘴邊,考dse聽《無盡》、o camp又《無盡》、上莊又《無盡》、雨傘運動都《無盡》,總之,只要你想到的,都可以《無盡》一番。但究竟甚麼才是夢想?是不是甚麼只要能《無盡》一番就可以叫追夢?

 

每一次的朋友聚會就會使我想起這個問題。友人甲醉心俄國研究,dse考到三十二分,不知就裡地入了某大學的法學,可是只讀了一個月就發現自己根本對法學沒有興趣,正計劃quit u,下年考進某大文學院。有這樣的決心實在很罕見。常人說dse考生都是追夢者,人人都說dse是助我們達成夢想的方法之一,但這場考試又會否使我們與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我們一直叫追夢、夢想,但明明我們的夢想卻虛無得似水月鏡花。

朋友乙告訴我,她很羨慕那些主動追夢的人。這個朋友於某自資學院就讀商學系,但後來她告訴我,其實她真正心儀的是醫院大學的新聞系。我問:「咁點解你唔試下retake/asso?」她說因為當時抱著一個「讀到就讀住先」、「睇餸食飯」的想法。的確,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友人甲的勇氣和本錢去追夢。我不會評論朋友乙的行為,畢竟似她的人,才是大多數。在讀書的層面來說追夢(相信這是學生和一眾補習學店所認為的),如果你的目標是考入三大文科,given that你的dse分數只有18分,你達成的方法,就是放棄某私立大學的offer,讀asso然後爆gpa。當然「爆gpa」並非三言兩語就做得到的事。先不要提你是否真的可以做到每日瘋狂溫習,你同時要準備面試、考ielts、retake(若你的中文/英文不幸只有lv 2)。再者,當你的朋友都開展了新生活,被一輪又一輪的o camp、上莊、住hall相洗版,而你只是日夜埋首在枯燥乏味的文字中,都咪話唔灰。

 

那麼是不是一個大學學位就代表完夢?記得我問過朋友:「究竟咩先為之夢想?」朋友說:「夢想係一樣你自己認為自己除左做呢樣嘢以外,你諗唔到有另一樣嘢可以令你咁奮不顧身。」所以,一個大學學位不是代表圓夢。我會認為大學,是使人找到自己的夢想的地方,是令人找到人生的目標。若然你真的認為考入大學就是圓夢,那就難怪你抱怨考入大學後沒有了從前的衝勁,因為你根本沒有找過一件事可以使你一輩子都為此而奮鬥,一路走來你只懂為一紙文憑奮鬥。

正確一點來說,追夢,不是貼一首《無盡》、唱一句「難得夢一場革命不老」就可以做到。寫到這裏,我不知道對你而言你的夢想是甚麼,但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所做的事不是你真心喜歡的話,請你回頭一望,望一望你為了夢想付出了幾多。有時候,你決定「袋住先」,袋下袋下就一世架啦。追夢有時任性,但人生就應該為自己活一趟。夢想於漆黑裏之所以能夠鏗鏘,是因為你很用力的付出過,使你的夢想於漆黑裏閃亮,使你的聲音於黑夜裏能鏗鏘,能為其他人導航。

 

如果你未聽過《無盡》,就比條link你聽下啦⋯⋯

Supper Moment《無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