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異常個案數字及「90%相似」來源之內容有誤,於2015/11/15 01:00更正,謹此致歉。)

有教師質問考評局經理陳美珍,有考生作品與試題展示的作品(上方圖)非常相似,何以沒被指為抄襲,張芷晴與自己作品相似(下方圖)卻被指抄襲,她未有即時回應,後來指分別在於前者是考題圖片,後者是考生自攜參考資料。
【本網訊】今屆中學文憑試有視覺藝術科考生被指「自己抄自己」事件後,考評局日前公布的2016年《考生手冊》增加條文,考生須「即席進行創作」,如被發現「創作作品與帶進試場的某一參考資料在構圖、圖像和色彩運用等各方面均十分近似」,須填寫異常報告。多名教師質疑局方如何界定「即席創作」及「十分近似」,指藝術創作經常涉及重新演譯前人作品,擔心令學生不敢做某類創作。
考生張芷晴與另外四名考生早前於賽馬會體藝中學應考後,同時任教該校視藝科的試場主任謝小華,指其應試作品與參考資料相似,須填寫異常報告,而她的參考資料為自己早前的畫作。經考評局調查後證實不涉及抄襲,但成績只有4級,低於校本評核及平日表現的5**,經上訴後仍維持原判。2013年亦有至少一宗同類個案,牽涉同一考場及試場主任。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跟進事件時,考評局回應「試場主任會以考生作品與參考資料達90%相似為參考」,葉建源指師生皆未聽過此標準,質疑局方是何時定立及如何界定「90%相似」。
教師憂抄襲與重新演譯界定不清
視覺藝術教育關注核心小組今日就何謂抄襲舉行論壇,考評局代表、藝術工作者、師生及家長等數十人出席。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副教授黎明海指,梵谷都會不斷重覆再畫自己作品,要求考評局還學生人格清白,並重新檢視其所得成績是否公平客觀,又要求局方澄清「90%相似」如何及由誰釐定,及何謂「即席創作」。
視覺藝術家林玉蓮及周俊輝舉出多個例子,歷史上常有藝術家根據前人經典作品二次創作、重新演譯,周指20世紀法國藝術家杜象及當代日本藝術家森村泰昌,都曾二次創作達文西經典作品《蒙羅麗莎》,若他們這樣去考試必定「死硬」。
考評局評核發展經理陳美珍表示,不明白為何前線教師說不懂何謂「即席創作」,考卷要求考生就某一主題創作或設計,就是「即時發卷即刻做」的意思;新增條文是基於2013年有3宗及今年有9宗異常報告皆關於參考資料,認為有需要補充資料令其更具體,字眼方面會收集意見再作修訂,被問及若有大量師生反對,會否撤回條文,她表示現時未能決定。
考評局指新條文補充資料助判斷
考評局發言人指,自2012年實施文憑試以來,都有不得抄襲的基本規則,「90%相似」是參與評核老師開會時的內部建議。被問及若考生攜帶與應考作品相似的參考資料,實為考生自己的作品時,是否仍屬違規,發言人指試場主任當場無法判斷該參考資料是否考生自己作品,如有懷疑則要求填寫異常報告,交由考評局調查,又強調如裁定無違規,考生不會被扣分,但不能評論為何個別學生的成績較低。
有教師發言指,考評局制度有問題,卻修改《考生手冊》,是將責任推給學生。張同學之視藝科老師羅老師批評,局方只有制度控制考生,卻無制度控制誤判的老師。
考評局高級經理姜美莉指否認是次事件屬誤判,強調九名考生無被扣分,新條文的「構圖、圖像和色彩運用等各方面均十分近似」只是其中一個異常情況例子,而在這條文之下,張同學的情況並不算異常情況。
她指新條文是幫助監考老師作出判斷,給予試場主任概念去執行職務,其後又說是善意提醒考生不能「搬畫過紙」。
前線教師監察改卷疑有利益衝突
此外,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執委黃素蘭質疑,新學制下助理試卷主席(Assistant Examiner, AE)一職,由前線中學教師擔任,其任教學生亦是考生,但有權監察其他老師改卷,有利益衝突之嫌,引起矛盾和恐慌,建議取消AE。
陳美珍指,大專教職員人手不足,才要下放權力由中學教師擔任AE,而AE亦受試卷主席(Chief Examiner)及改卷老師監察, AE為整個文憑試所有科目的制度,現階段無法修改。對於多宗異常事件都涉及同一名試場主任,她指今年九宗異常個案共涉及四名試場主任及多名監考老師,不會特別對一名試場主任採取行動。
有教師於社交網站發起「反對dse視藝科二十三條」專頁,視覺藝術教育關注核心小組對新條文感到憂慮,呼籲教師盡快填寫小組發出的問卷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