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出生就只有一半靈魂,所以每個人一輩子都在找尋自己另一半的靈魂。找的過程會很辛苦,受傷,心痛,流淚,但找到的時候,卻是前所未有的幸福。
的確,未找到另一半的人,總是患得患失的,他們可以賭氣說一輩子也不需要愛情,但我肯定他/她至少有一剎那會懷念和渴望這感覺。
我們自母體出來後,漸漸成長,要離開父母的護蔭,開始學習照顧自己,我們在社會尋找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之外,也學習愛情。只是愛情資歷愈久,遇到的人愈多,我們對愛情的探索空間愈小。
因為閱歷深了,意味著年紀大了,年紀大了,意味著我們在愛情路上愈來愈輸不起。我們從經歷中學會了對事物多一些計算,對人多一點保留,開始計較得失,美其名是驅逐劣幣,實則是保護自己脆弱的玻璃心。於是,愈似學會做更好的選擇,愈沒有選擇。
我們都困在自己為自己製造的孤島。 想愛,又害怕相信。
孤島只有自己,反正心事無處宣洩,只好把心事開始一一記下,放進漂流瓶,附上一聲高叫,把它扔進海裡。
大海用漣漪表示收到。
大海成為了沉默的伙伴,傾聽我們的苦與樂。
偶爾,我們會看到一些瓶子,從大海中漂來,不知去處。瓶子裡的言語,既像同路人,又像過路人,還是放回大海,讓它繼續往大海中漂去,直到不知去向吧。
我獨坐孤島,藉這些片言刻語解寂寥,幻想遠方有一知己,讀懂我的心。
(「你會在哪裡 現在你叫什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