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左膠」和「癲佬」同坐一條船:學術自由岌岌可危

$
0
0

 

陳雲

 

當香港大學正為了捍衛學術自由而疲於奔命,城中另一所大學的學術自由亦危在旦夕。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竟因收到一些與中文系助理教授陳雲根(筆名陳雲)言論有關的投訴,而出信警告他要「慎言慎行」「否則後果自負」。

港大今天的處境眾所周知,錯在它出了一個知法犯法的戴耀庭,攪了一場從沒佔領過中環的「佔中運動」,不單把香港帶進抗命年代,也把港大推進風眼中。當權者誓不讓戴耀庭做英雄,證據確鑿也不控告他,卻讓一個由外來者稱霸的校委會否決當年「袒護」戴的陳文敏當副校長。拒絕陳的理由就是他的政治立場,說他的「不中立」會分化港大。

嶺大呢?出了一位人稱「國師」的陳雲,天天唱着城邦會戰勝歸來,夜夜祭天拜祖鼓吹復興華夏文化。他著書立說,又到台灣講學,支持者不乏。校長卻說他「部份言行與學者的身分相悖」。到底校長收到什麼投訴﹑涉及陳哪部份的言行﹑又如何與學者身分相悖等、則從沒解釋。就算陳雲要抗辯也無從入手。

 

縱然陳雲的支持者視戴耀庭和陳文敏為「左膠」,而不少「左膠」也視陳雲為「癲佬」,這次學院面對的劫數已超乎任何一場個人榮辱之爭,它是衝着學術自由而來。

 

 

也許你會問三人的政治立場及言行跟學術自由何干?首先,若三人的主張跟他們所教﹑所研究的領域息息相關,而他們又把自己的理念實踐起來,即是知行合一,口傳身教。例如戴耀庭和陳文敏是憲法和行政法的老師,這兩科也涉及政治學和人權觀念,他們在公共領域的發言跟他們研究的學科是息息相關的,很難說跟學術無關。同理,陳雲是民族學專家,他熱愛香港本土文化、語文,著書演講寫Facebook去捍衛或廣傳其所信也就再理所當然不過。美國法律學院的院長很多是憲法出身,他們也爭着在公共領域發表言論以正時道。今屆美國總統參選人就有哈佛大學憲法和網絡法權威Professor Lawrence Lessig。Professor Lessig是民主黨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政治中立,然而哈佛亦決不會要他閉嘴。

反過來,若老師在校外發表具爭議性的言論,但跟自己學術範疇無關,又沒有以大學教員的身分發表,大學則無權干預。既沒有以大學為名發言,大學不用為老師言行負責。若動不動就因外界壓力而要老師「檢點」,甚至干預他們在校內所教所寫,以至所負責的行政職務,這不單是要令當事人受壓,也是把整所大學的學術名譽和自由受制於外界壓力,嚴重影響校譽和日常運作。再者,各老師和大學管理層的互信亦會漸失,令長遠的教研沒法在自由氣氛下進行。由此可見老師的個人言論自由是跟大學的學術自由連成一體。

回顧歷史,政治哲學巨人洛克(John Locke)就曾因他主張每人也應享有天賦人權而被牛津大學開除。時值1684年,縱使院長為洛克力辯,英王占士二世一意孤行,但歷史告訴我們最後國王不得人心,被逼逃亡,江山不保,客死異鄉。較近代的還有另一哲學泰斗羅素(Bertrand Russell)在第一次大戰時發表了反戰言論而被劍橋大學開除。戰後,劍橋還得重金禮聘羅素回巢。美國也在麥克錫時代亦曾開除了不少親共教授,成為學術界一大污點。

 

據陳雲說,主流媒體多不願報導他受壓。無論他的主張如何「離經叛道」,他所說的也應受學術和言論自由保護。我們得明白專制政權最討厭思想自由開放,一管傳媒、再管學院、三管你我。今天如果不為戴和雙陳發聲,「他朝君體也相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