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男仔遲熟,大個就追翻上嚟?

$
0
0

 

細細個已經成日聽,男仔遲發育,所以小學階段女仔叻啲,但大個啲男仔就會追翻上嚟。2002年之前,中學派位一直都係男女分兩條隊嘅,背後因由就係咁,話要畀個「平等」嘅機會男仔去追。即係,即使一個男仔成績banding差過一個女仔,兩者選校一樣,但男仔有機會入到叻啲嘅學校。直至平機會話咁樣係性別歧視,2002年開始男女合併派位。

最近機緣巧合下聽到人討論哩單嘢,發覺一啲教育工作者都支持男女分隊,並表示由於男仔天生遲熟,所以男女合併派反而係歧視。

「平等」地提供機會畀一啲成績較差嘅男仔,佢地真係會追翻上嚟嗎?在此請容許我狹隘地將中學教育嘅目標定為讀大學,即係拎到學位就算係追翻上嚟。我地一齊嚟睇吓政府統計處2014年嘅數據:

圖

 

以下分析以六歲為小學入學年齡,十二歲為升中年齡。

 

教育普及之前

1971年通過《入學令》之前,小朋友讀唔讀書都得,要讀都主要係依靠民間私校。即係50歲或以上嗰班,細個未必有書讀,亦可以話當年教育係奢侈品。嗰個年代重男輕女,有錢供下一代讀書,當然都係供咗個仔先。所以哩兩個年齡層,持有學位嘅男人係遠多於女人,而六字頭或以上嘅男嘅足足係女嘅一倍。

1971年通過六年強迫教育,1978增成九年免費教育。即係理論上,49歲嘅通通讀過起碼六年書,48歲或以下就起碼九年。當然,哩條條例未必一通過就嚴禁執行,咁大轉變社會亦需要時間適應,所以40-49歲依然係男學士多過女學士。

 

教育普及之後

到社會適應咗普及教育,即係真係人人有九年書讀喇。20-39歲嘅,學位持有者係明顯男多過女。

2002年前,派位係分兩條隊嘅,據說係畀機會男仔追翻上嚟咁話。即係圖中24-39歲都係分開派架喎,但清晰可見女仔去到大學階段都係領先緊,我唔知男仔要發育到幾時先會追翻上嚟喇。

 

頭盔,或曰limitation

本文最大問題係假設香港人口都係喺香港長大同接受教育,而事實當然唔係咁,你睇中共派落嚟嗰每日150個殖民大軍就知啦。但我搵到嘅數據係咁多喇。

總之我只係想指出,喺過時而唔公平嘅男女分隊升中派位制度下,男仔嘅教育程度依然冇所謂嘅追翻上嚟。

嗱我冇話女仔喺所有方面都叻過男仔,亦冇話現行教育及評核制度係有效嘅培育同篩選方法。但分隊派位以增加男仔入好中學嘅機會係無補於事嘅,因為男仔會追翻上嚟係一個冇事實根據嘅民間傳說。

 

賣廣告,又名implic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搵完哩條數present畀朋友聽後,有位男性朋友反駁,持有大學學位唔完全反映能力,亦反映不同性別嘅社會期望。佢舉例話,同樣係考獲猛車邊成績,女仔會選擇讀上去安安定定讀完書,相反男仔傾向實幹就會寧願創一翻事業。

好,不如睇會考分數吖。我心諗,如果俾我搵到分數上男仔都係冇追翻上嚟嘅,唔好同我講分數都唔反映讀書能力,男仔唔係讀唔成書只係選擇唔讀書哩啲廢話--超,我話你知我係選擇冇拖拍唔發達添架咋,係選擇嚟架並唔反映本人任何嘢架記住呀。

但呢其實我未搵到分開派位年代嘅會考數據,所以係冇嘢好講嘅哈哈哈。不過即使冇得跨年代比較,我又睇到啲幾有趣嘅性別pattern喎,下回分解。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