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又如何?我辭職了⋯⋯
曾經是我的夢想職業,現在卻揚長而去。
沒甚麼可不可惜的,我只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彷彿放下心頭大石。
我是香港電視的主持/助理編輯。
影視行業一向被視為夢工場。當初進入香港電視抱著夢一般的心態,幾乎所有事物都很新鮮。見過李心潔、黃美琪、王宗堯等明星,最開心的是有我自少看過的閃電傳真機主持 — Jackeline姐姐以及放學ICU的Miu Miu,十分親切。
對於我這個既沒有相關學歷,又不認識行內人士的人來說,要入行?難過登天。深明要在電視圈內發展必先自我增值,繼而靠人際關係。空餘時了解其他崗位的運作。用甚麼器材,燈怎麼打,主持怎樣走位等等⋯⋯或者跟一些老前輩聊一聊以前他們在麗的/TVB的辛酸。同事都很好,偶爾閒聊一下真的眼界大開。
去年香港電視的免費電視牌照落空,於是將公司改革,打造成一個電子購物商店。本來的製作部大都遣散了,所以香港電視成立了新部門 — Home Shopping Channel,也是香港電視唯一的製作部門,主要負責製作購物節目《Shopping Hero》。
我的職責是為《Shopping Hero》作主持以及編寫節目內容,經常與導演協調,有時預約嘉賓與顧客溝通等等。薪水不高,13K而已。反正我為的不是錢,而是夢想 —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演出香港電視的劇集。
因為2014年參加過港視舉辦的比賽 — 《Working Holiday》而獲監製發掘,繼而獲聘了,負責做購物節目《Shopping Hero》。要不是689,我也沒有這入行機會。
Shopping Hero 是甚麼?隨便問街上的人試試看,十居其九都不會知道。它是個婉如《都市閒情》,又像《開心大發現》,或者似《今日VIP》仿效日韓的銷售節目。加上網上觀看不時網絡遲緩,而且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頂盒。收視大家心中有數。
日復日,月復月,大半年的時間已過。當初再有熱誠的工作也有厭倦的一日。每日重複著編寫刻板的銷售節目,加上產品種類不時重複,同類產品已有既定做法。例如寫護膚品不外乎主持搽完覺得很水潤;寫保健品不外乎主持不斷說明成分功效;寫時裝不外乎主持試著再自我陶醉⋯⋯實難以發揮創意。
香港電視只是以電視台為名的網上商店。一天香港電視不能真正入屋,掛著小販牌;一天都只是形同虛設的電視台。別人看到的《選戰》、《來生不做香港人》、《導火新聞線》風頭一時無兩,但都已是兩三年前開拍的。
然而《蘋果》多數報喜不報憂,甚麼收視高企、開拍新劇、收購亞視、司法覆核勝訴⋯⋯彷彿鏡花水月。偶見記者清早留守至深夜,報導卻輕描淡寫。深感配服。不時收到朋友的祝賀,我卻不足一哂。深明香港電視要有牌?有排。
因為689,我辭退了香港電視。
我是香港電視的前主持/助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