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一個微型YouTuber 眼中的《網絡挑機》:其實係邊個挑邊個機?

$
0
0

 

點解我拍TVB? 希望網絡人有轉機囉…如果大家有時間, 下星期一晚十點半, 可以喺TVB睇到一個唔係TVB製作嘅節目, 唔需要支持TVB, 係支持本土網絡人。

Posted by 司徒夾帶 on Friday, November 27, 2015

 

說實話,上個月的《網絡挑機》我看過了,
然後作為一個本地微型的「YOUTUBER」很失望。
這種失望一方面源自整個「挑機」的文化,
以及節目會/將會隱申至全港對 香港YOUTUBE令人失望的形象。

 

一)其實係挑邊個機?

雖然節目叫《網絡挑機》,但其實並無指明挑什麼機,或是挑誰人機。所以我作為觀眾先假設了: 被邀的YOUTUBER 是以「TVB的節目質素參差」為由到大台挑機,因為「TVB 節目無新意,無青年人觀看云云」,然後也預想YOUTUBER是以「挑戰TVB的節目製作,做出燴炙人口的節目」為重心去挑機。

換句講法,所謂「挑機」其實就係「依家TVB俾YOUTUBER話事,你地可唔可以拍出高質素節目?」這個Mission Goal 。一句到尾,好節目=挑戰成功,而差節目=挑戰失敗,而好壞交番由觀眾/網民定奪。

但節目中的「挑機」,姑勿論勝負,被設計成「一堆YOUTUBER要挑戰TVB( 的所有),不僅是節目,包括人」,將對節目的矛頭,變成人。而對的不是節目編劇組,而係前線藝人。其實有無必要? 節目中被大眾聚光的「 YOUTUBER 挑 王祖藍/王晶/肥媽/李思捷機 」到底是否有出現的必要性?

 

撇開誰在節目中得到上風,這種對「人」的「挑機」在鏡頭面前有很大的弱點。或者咁講,就算節目裡面YOUTUBER相當有氣勢,功課做足,尖銳地將所有受訪者的痛處點出了,都唔會有好處:因為當你對著鏡頭。作為「攻擊者」的被動有二:

一、先撩者賤, 就算YOUTUBER在節目中面對不公平待遇,都得不到同情。說到底,是本著「挑人機」的心態去訪問,被挑者根本無需配合。 而即使辯者很強,很嘴炮:觀眾還是會覺得原來香港的YOUTUBER擅於批評,擅於攻擊,這真的是HK YOUTUBER想在主流媒體擁有的理想印象? 這點我將於下文重提。

二、節目質素與藝人的價值/人格很多時不完全相等。 我覺得愛回家唔好睇,唔代表黃祖藍唔識搞笑;我覺得掌門人唔好睇,唔代表王晶係影視界無價值, 我不是為他們辯護(無樓無資格),只是「挑人機」的行為需要相當精銳,說服螢幕前的我於短時間接受「就是他/她令節目質素下降」。而其他什麼針對藝人背景、生平的攻擊,說出口其實很INVALID,很稚氣。

 

二)抽完水,好唔好笑?

前文提到,只要有人,無論你挑唔挑到機,你都自然會有一個「攻擊者」的印象俾觀眾。需要澄清一點,我唔反對批評,俗啲講,抽水。一個綜藝節目好睇,好多時需要抽水,因為咁先突顯到主持/參加者的價值,更何況呢個係以「挑機」作主軸的節目。

咁點解今次YOUTUBER主動抽水,但係睇落去柒過關家姐?

因為抽水的目的還是娛樂,而且多數不對人。你睇完MING 仔條《港女》,leo 條《九唔搭八》,伍分子D 《OLD NEWS》,你會笑,因為抽現況抽得中,拍出來希望觀眾睇完都會笑住反思,而且有根有據。

咁係咪只能對事,不能對人?唔係。綜藝節目中不乏擅於批評別人的人,但必須以「娛樂觀眾」為後盾,觀眾先會理解「哦,佢(地)係講笑姐」。例子如:森美小儀上下把、無限挑戰中的朴明秀(甚至整個無限挑戰),雖然句句到骨,但容易被理解為加強節目效果。 簡單一句,「不能認真,認真就輸了。」

《網絡挑機》中的YOUTUBER 定位為「攻擊者」,正如前文所言,無必要對人。如果要對人,必須尖銳。如果唔尖銳,OK,觀眾笑唔笑得出 ?

抽人水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底你係想佢地俾你抽到同你道歉:「對唔住,我令TVB節目變差」定係「我要抽水等觀眾可以笑下TVB」。整個「挑機」誰先動真情,無論是不忿或憤怒, 只會被嘲以氣度淺,不諳世道。乃至最後一擊:「其實佢地都做得幾好架啦。」,被激怒的是你,得到諒解的是他。

 

三)YOUTUBER = 愛批評的後生仔
YOUTUBE = 很多這類後生仔的平台?

如果你睇到呢度,都會知道我係時候戴頭盔。因為實際上我鐘意YOUTUBE 呢個平台,亦訂閱過以上三位我提到既YOUTUBER ,所以呢篇文最後只會係一個微型YOUTUBER既感受,並非批評。

Eminleo:「香港人鐘意食花生。」,其實係講出左一個道理,就係Offensive 既片更容易吸引觀眾。《網絡挑機》就係一條花生片,無論誰勝誰負,要睇的就是兩邊互相攻擊,你踩我,我踩你。一部份人會覺得「YOUTUBER 快D 屌死TVB」、一部份人會覺得「都係 TVB 老練, YOUTUBER 不成氣候」,總之爆就好睇。

老實說,作為一個微型YOUTUBER,我既(啦,呢段係講個人感受。)想法是希望用YOUTUBE作為平台,希望我的片帶給人歡樂,而同時拍呢條片既人亦享受歡樂。

王晶果句:「你有無樓先?」都好似係同緊我講,但我唔介意。因為我可能要有樓先有30秒問答時間, 但係我唔需要有層樓先可以成為YOUTUBER,分享我生活的快樂。

所以第一段,當我講起「YOUTUBER」 呢個字既時候,我加左個引號。我更加希望大眾聯想到既「YOUTUBER」係正面的一群年青人,而唔係望一望周圍,發現同樣都係一個戰場,講邊個最有錢,講邊個最仆街。

我只係希望大家都會覺得香港 YOUTUBE 其實係可以咁。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