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一味提普教中,但又唔提老母

$
0
0

 

 

毛記分獎典禮,有孩童高歌一曲,極盡諷刺時之能事,入骨入肉。一小部分人不但沒有半夜捫心自省,偏要雞蛋裡挑骨,反而提出歌詞中「明明我已晝夜無間想討好老母」的「老母」,是粗口,難登大雅之堂。

如今社會,竟然如此令人發笑。有些家長,一味催谷孩子,一味普教中迎合國情,可有認真想過粵語中不少用字,本義其實極雅,包括「老母」?想學好中文,打好基礎,何不參考古人先哲(係,依家呢啲都係叫陳腐野)經典,認真拜讀一下?八十後好先生係咁易花半秒鐘時間鍵入老母,Google大神提出的例子,已多如恆河沙數,現鈔錄幾個,給讀者諸君及其高堂細閱:

  • 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戰國策。齊策》
  • 管仲嘗歎曰:「……吾嘗三戰三北,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无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列子。力命》
  • 宣孟與之壺餐,脯二胊,再拜頓首受之,不敢食,問其故,對曰:「向者食之而美,臣有老母,將以貢之。」宣孟曰:「子斯食之,吾更與汝。」《說苑。復恩》
  • 蘇秦見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無有分寸之功,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今臣為王卻齊之兵而攻得十城,宜以益親。……。臣聞忠信者,所以自為也;進取者,所以為人也。且臣之說齊王,曾非欺之也。臣棄老母於東周,固去自為而行進取也。今有孝如曾參,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史記。蘇秦列傳》
  • 亂媒日長,孰視而不定,萬年之後,傳之老母弱子,使曹勃不寧制,可謂仁乎?《新書。權重》
  • 仲子固進,而聶政謝曰:「臣有老母,家貧,客游以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養親。親供養備,義不敢當仲子之賜。」……。聶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養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戰國策。韓策》
  • 「……今商鞅之冊任於內,吳起之兵用於外,行者勤於路,居者匱於室,老母號泣,怨女歎息;文學雖欲無憂,其可得也?」《鹽鐵論》

老母,一個普通不過的詞語,只因以其他動詞搭配使用,才有新的意思,成為可供謾罵、侮辱用的粗口。才疏學淺,不痛下苦功,還要口誅筆伐,現今香港,實在教人歎息。下一代在如此歪風下成長,就算不提老母,長此下去,休矣!

 

(編按:呢度仲有好多例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