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十年》冇話你知嘅「絕望真相」

$
0
0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Mustafa Khayat)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Mustafa Khayat)

 

美國荷里活電影嘅特點之一,就係為觀眾提供一個逃避現實嘅思想空間。所以,就算套戲點樣寫實,主角經歷幾多波折苦難,通常到結局都係真理必勝,正義長存。否則,觀眾連嗰套戲連一啲「感覺良好」嘅機會都被剝奪埋嘅話,咁佢哋可能會問:「我點解仲要磅水入場?」

正因為上述原因,近期上畫嘅美國片《震盪真相》同埋《沽注一擲》裡面嘅主角,雖都為堅持真相而經歷幾多波折,但佢哋始終都可以修成正果,觀眾亦可以開開心心咁離場。始終,娛樂事業都係一盤生意啫。

亦係因為同一原因,睇咗港產片《十年》嘅觀眾不難發現,雖然呢齣電影探討咗唔少負面嘢,例如阿爺可能會老作啲理由去為國家安全條例鳴鑼開道;例如本地文化包括廣東話都會被打壓;例如香港下一代會深刻思考獨立嘅問題;但最後,起碼電影會話你知:香港人都可以「詐家衣」應付阿爺,但暗中仍能保存自我。所以,其實《環球時報》之前發表社論,竟然話呢套戲「宣揚絕望」,咁就證明《環球時報》寫社論條友真係冇認真睇真套戲囉!

現實話俾我哋知,《十年》始終有啲位屬「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你估阿爺真係「省油的燈」咩?

《十年》最後一段《本地蛋》中,良心街坊可以暗中租一個地下漫畫室,大家一齊睇禁書──唔使估十年之後會點,大家不妨睇下香港嘅「銅鑼灣書店事件」,五個賣禁書嘅人齊齊離奇失蹤,跟住其中兩個又「以阿爺嘅方式」講啲奇怪嘅說話;如果呢件事俾美國人拍,銅鑼灣書店五子就會講到一番大道理,兼且「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五位「英雄」絕對唔會互相出賣,更加唔會喺阿爺啲傳媒或者本地嘅「傳聲筒傳媒」中出現,嗌港人唔好遊行啦!

最重要嘅係,如果「銅鑼灣書店事件」拍成荷里活電影,即使「被失蹤五子」被迫講假話,香港傳媒一定會認真求證當事人係唔係係不自願嘅情況之下講啲咁騎呢嘅嘢,而唔係等「傳聲筒傳媒」一出,所有傳媒一齊「識do」,「懶客觀」咁「引述」啲「傳聲筒傳媒」嘅「消息」。大家一齊幫阿爺做咗「傳聲筒」之後,就冇法子站喺「道德高地」去批判「傳聲筒傳媒」,當然批評阿爺嘅聲音都冇咁理直氣壯喇!

阿爺其實最叻就係等你哋香港分化,鬼打鬼,互相出賣。但冇計,呢個係現實,係港產片《十年》,美國片《震盪真相》或者《沽注一擲》都冇法子拍到嘅無耐現實!預備好留守香港嘅你,請作好呢方面嘅準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