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美國隊長3:內戰》,近年最值得睇既超級英雄電影

$
0
0

圖1

 

(劇透注意)

 

《美國隊長3:內戰》口碑叫好 票房叫座,《BvS》真的不行。2016上半年,只為超級英雄買一張電影票的話,單憑預告片,肯定就是去看美國隊長。先講講《BvS》的預告片犯了甚麼錯。

 

錯誤1:沒有懸念

BvS: 人神之爭。由於超人設定上太過無敵,無人能傷,後來加了一個大弱點,氪氣石(Kryptonite)。基本打鬥上,超人必勝;有氪氣石,蝙蝠俠必勝。這根本就是秒殺遊戲,就是看有沒有氪氣石。

Civil War:兩個人互相對打,勝負是五五開。即使鋼鐵俠高科技,又有財力,在預告片中,鋼鐵俠被冬日士兵與美國隊長狂打,誰會贏,說不定。

美國隊長:指輝及配合隊友、超級力量衝擊、抵擋、投擲、切割、反向抵擋、落地、投技,讓你感到他是一位戰術指揮家,又是近戰格鬥專家及又是超級體能的士兵。他的弱點都又他的隊友所掩護,是血肉之軀,但又是打不死的存在,更呼應電影中他重視身邊隊友的性格。

鋼鐵俠:能量衝擊波、射擊導彈、激光切割、加速撞擊、三防高強度動力裝甲、AI系統、機動裝備,他是極度依賴他的裝甲,沒有裝甲,他的戰鬥力就是只有五的農夫。而他近身戰鬥對上美國隊長,並無優勢,他的鐵甲比不上震金盾,格鬥又比不上美國隊長,所以科技優勢帶不上戰術優勢。

 

錯誤2:透露太多

BvS:前面打來打去,預告片結尾就聯手打怪物。這樣把最後一點懸念都抹煞掉好嗎?觀眾就是想:「蝙蝠俠有沒有機會贏呢?」,最後原來是會組隊的,床頭打交床尾和,到底之前在宣傳甚麼?

Civil War:基本上都是打鬥片段,但內戰最終「贏家」誰都不知道。復仇者的命運仍未明,隊長下場如何,戰爭機器下場又如何?

作為一位觀眾,我知道你們會打起來,而且超人十拿九穩,可是還會組隊打反派,我買票入場看你們耍花槍一輪嗎?

 

話說回來,《Civil War》作為Marvel其中一件大事件,電影宇宙的改編沒有偏離漫畫的靈魂,即使改了內戰的導火線和參與人物,都是名符其實的內戰!

動作設計,每一位超級英雄都極具特色和性格,在同一場地打鬥,他們的戰技和運用都不同!預告片中,未著裝的特工卡特、黑寡婦、鋼鐵俠和黑豹、對上冬日士兵。鋼鐵俠用上鋼鐵手套加上小工具,特工卡特用上拳擊,黑寡婦用上夾頭翻摔,黑豹用上融合武術的格鬥技。一場向下移動的場景,黑豹、冬日士兵、美國隊長,用三種各有特色的方法下降。為每一位超級英雄設計出完美的動作風格,不會有各個人打起來一式一樣的感覺。

劇情方面,電影展視了超級英雄拯救世界之餘,同時傷害了世界和超級英雄。每個人的信念在這次事件會被大大考驗。鋼鐵俠在這電影表現出疲困又辛酸的心情,相信是歷來最人性化的鋼鐵俠,觀眾會了解在高科技鐵甲之下,仍是有血有肉的人。故事的反派其實只是掛名,鋼鐵俠與美國隊長的不和早就在美國隊長2和復仇者2中埋下。電影中雙方因理念出現分歧,被逼互相戰鬥,每個人都表現出不想傷害對方,又要出力阻止的矛盾心情。如最近Netflix連續劇《夜魔俠 Daredevil》第二季中,制裁者(Punisher)和夜魔俠 (Daredevil) 之間,不認同對方處事方式,互相阻止對方,可謂一場小型「內戰」。

新角色方面,黑豹和蜘蛛俠自然地加入了內戰,並為其獨立電影鋪路。作為開拓電影宇宙,美國隊長系列往往作為為Marvel帶入新角色以及跟復仇者聯盟互動的地位。不過《內戰》之後,恐怕在《復仇者3:無限之戰》前,復仇者不會在電影宇宙中出現。

剪接方面,下了相當的苦功。在機場的十多分鐘大混戰中,每一位英雄都有相當的發揮時間,每個鏡頭轉接都十分自然,節奏激烈,不會有突然搞不清楚誰打誰的情況,甚至可謂直逼MadMax的神級剪接。電影不會讓你全程High起來,就像過山車一樣,有動有靜,不易出現視覺疲勞。

音效方面,結實的聲音,特別是擊中不同物件的聲效,聽起來實在,配合畫面更同打擊感。

音樂方面,沒有甚麼特別讓觀眾記住的配樂和OST。比起《死侍》的Wham! Careless Whisper 和 《Mad Max》的Blood Bags,出了劇院不會上Youtube找找的程度。

總而言之,《美國隊長3:內戰》是近年拍得最好看的超級英雄電影,動作、剪接、劇情都精彩無比。早睇早享受,遲睇被劇透,人生不能重來,要看就看IMAX。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