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呵冰抱霰,可溫心空骨寒?──某國令人心寒的商業電視劇

$
0
0

呵冰抱霰,可溫心空骨寒?──某國令人心寒的商業電視劇

 

看到喜歡的小說時,我總會在想,如果這本小說拍成電視劇該會很好看的吧。所以當看到《盜墓筆記》翻拍電視劇,內心的喜悅無以言描。

香港人較少知道《盜墓筆記》,除了腐女/男,總之就是一本寫得很細膩也很精彩的冒險小說,與紅van的感覺差不多,都是懸疑為主,不同在於一為鬼神,一為諷政。

當時聽人說,盜墓在內地是要被和諧的,所以電視劇的主題要變成護墓,我當時內心已經是囧了個囧,不盜墓還叫甚麼?但是在小說中,也沒有說太多轉賣的事宜,更多的是要查找主角們的身世,文物反倒成為次要的東西,好吧,這是可以接受的,你要在大陸紅底的網頁播,那就是守大陸的規矩。

我是明白的,香港在某國也要守他們的規矩不是嗎?關上門,家規無理也要守。

對於我來說,只要跟隨原著,甚麼也是有商量,他們找兩個奇行種來做主角,ok, fine,衣著奇葩,fine,可是不能剝奪我對原著的期望。

然後一開場,十多架Nissan車戰,植入式廣告很成功地讓我記上了這公司的名,完全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為何會出現在西藏(?),然後很符合「主題」的將文物交上國家文物局……

 

我真的很喜歡原著中胖子這一句話:

圖 2

 

這句說話完全是盜筆迷的心聲。

 

其實那是編劇和導演的腦袋撞豬上了,能夠用一本寫得如此好的說話而拍出這樣不符的劇來,他們還不是樹根之輩,有一堆好助理也不知善用的人嗎?

也不能怪他們,怪在錢實在是太吸引,贊助商才是王道的世界,能有甚麼好看的。

不知道是不是某國家的電影業太詭異,以至他們對於改編一事粗製濫造,最囧的是有時甚至是作者本身也對改編毫無意見,改成一堆爛屎之後還說動用了幾百萬去拍這個小鏡頭。

 

剩下的錢,你們都吞得很快樂吧,對不對?

某國家的娛樂業就不敢恭維,只是作者他們在改編的時候,應有的智商全都丟到瓦努阿圖去了嗎?

 

2008年的《射鵰英雄傳》,也是先不說有個那麼帥的郭靖和那麼醜的黃蓉是多不合理,劇情轉了別說,最令人失望的是竟然為了某些男配的出場率竟然將一些重要的情節刪去。

如果有看過射鵰,誰不知道完顏洪烈愛包惜弱愛得深切,連不屬於自己的兒子完顏康,也就是楊康當作親生兒子養大,金庸筆下的愛情纏綿悱惻,可是親情也感人肺腑,無論是完顏父子,還是歐陽父子,都能感受到親情的珍貴,以至到最後就算楊康被蛇毒之苦所纏,完顏洪烈未到最後一刻也選擇想要救他的康兒。

然後金庸一直暗地埋下的親情,被一個愛情陷阱淹死了,一個不剩,楊康活到最後一集,完顏洪烈則成為最大奸角之一我擦……

男配情愛之忠,犧牲了原著中的親情,算了,反正某國也是「亲不見」,他們怎會懂得金庸的親情。

 

2011年的《星空》,不知怎的又是有某國的大水喉澆著,好好的一本純情初戀變成青少年如何應對肉慾心態,說著兩個自易青少年如何在他們的世界自行溝通,變成了如何形成青少年反叛的心態。

我知道你想捧徐嬌,也不用做得那麼仔細,我是想看那家放滿了鯨魚畫的大屋中掛了女主角的畫像那個部分,不是這樣也不給觀眾吧。為什麼就不能省回那毫無作用的巴黎五分鐘便四百萬的鏡頭去拍一個不用多花一百萬的房間鏡頭呢。

這個連幾米也不知道在電影中鮮少出現的「魚」到底對劇情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同樣地三叔也不知道,盜墓變成了護墓是多令人難以接受的事。

 

電視劇本身就是用錢堆成,也牽涉了不同人的利益,觀眾在這些利益輸送之下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何我有時又會想,他們得到這些利益,也要觀眾肯看才行的不是嗎?本末倒置,不過是飲鴆止渴的做法。

有人會說英國的新版福爾摩斯也改得顛三倒四,但他們比起跟較隨原著Elementary擁有更的好評,想來也是素質的問題,比如說他們的名字也花了心思, The Geek Interpreter 與The Greek Interpreter,A Scandal of Belgravia 與 A Scandal of Bohemia,連中間失去了的捷克特色也在The Great Game的那一集中展現出來,更別說其他查案的緊湊性。

同樣是商業電視劇,怎麼能差那麼遠呢。

 

所以現在看小說,還是希望有網上的劇團將它轉成廣播劇就算了,再看這些電視劇,還真讓人背脊骨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