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專訪兼職應用程式Goget 團隊︰留住人心的不是錢,是社群

$
0
0
Goget創辦人Francesca Chia、香港區董事Nicholas Chia、Community Builder George Ko、實習生Kylie Lui及Ivan Lee

Goget創辦人Francesca Chia、香港區董事Nicholas Chia、Community Builder George Ko、實習生Kylie Lui及Ivan Lee

 

兼職平台應用程式Goget今日於香港正式發布,用戶之間可以貼出及接任各種工作,包括購物、送貨、做家務、派傳單等,Goget Community Builder George表示希望大家賺外快之餘,透過平台建立人際網絡、共享知識,用戶間既可請人又可為人工作的平等關係,形式一個守望相助的社群,留住人心。

 

無論你是忙得連買東西的時間都沒有,或是有急件要送往某地,或是辦活動想請人做一天助理,只要是Goget用戶,都可以「Poster」身份貼出工作,便會有「Gogetter」幫你完成,你亦可作為Gogetter幫其他用戶完成工作。Poster給予Gogetter的報酬稱為「貼士」,程式系統會按照工作性質、時段、地點列出建議金額,但最後都由Poster決定。

Goget兩年前於馬來西亞創立,在該地有逾三萬名用戶,當中超過三千人是Gogetter,考慮到香港跟吉隆坡一樣是個忙碌的城市,選擇香港作為第二個地點發展,於今年三月開始試運,試用人數有數百人。

 

逐項任務計算彈性大

George表示,希望用平台連結兩班人,一班是忙得沒空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人,另一班是有空閒時間做兼職的人,讓他們互相幫忙、善用時間,並且不是做完就算,而是建立人際關係,形成一個互信、守望相助的社群。

雖然現時有不少網站及應用程式用作招聘、召車、配對補習老師甚至私房菜等,但George認為他們與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他們將兼職工作重新定位,彈性更大,「task-based性質,例如買個小熊維尼公仔、送飯盒、照顧寵物一個鐘,同一般part time返侍應返sales唔同,一兩個鐘就完成個task,例如大學生天地堂,幫人買幾個飯盒就搵到零用錢。」

他指除一般購物、送貨、做家務外,Goget在緊急時也可很實用,曾有一名Poster到醫院準備接受手術,才發覺要拿給醫生看的醫療資料遺留在家中,但家人要照顧小孩無法出門,於是找到Gogetter於一小時內將資料從他家中送往醫院。

 

你幫人,下次人幫你

他表示他們最重視是社群建立,為此致力保持用戶有良好體驗及維繫關係,也會定期舉辦聚會,「留住佢哋個心!」團隊成員無論是董事還是實習生,每個月都必須作為Gogetter完成兩至三份工作,「唔好離地,要知道做Gogetter係點。」

香港區董事Nicholas自己也曾接到一個有趣的工作,他本身正要從香港到馬來西亞開會,於是幫一名馬來西亞Poster買容記燒鵝及崇光班戟,飛抵馬來西亞後轉交另一名Gogetter將食物送到該Poster處,笑言過程很有經濟效率。

George指用戶同時可做Poster或Gogetter,並非一間公司的員工,而是社群成員,打破傳統上司與下屬、顧客與服務員關係,角色可以互換,自己忙碌時請人幫忙,有空時則幫助別人。「建立一個群體感覺好重要,希望係去隔離幫個朋友做嘢,多過係睇住個job幾錢,多錢就做,令成件事冇咁金錢主導。」

實習生Kylie原本也是一位Gogetter,因經驗愉快及認同理念,加入成為實習生。「有次赤柱市集做promotion helper,三百蚊三個鐘幫小朋友畫面,我做完通宵final paper冇瞓,但好開心同小朋友玩,好似幫朋友startup做promotion咁,雖然之前唔識startup老闆,但溝通方式好似朋友。」

有次Goget團隊邀請gogetter幫忙拍攝宣傳照,Kylie是其中一人,拍攝完成後創辦人及董事帶大家看電影,令她對這公司大有好感,「作為公司創辦人好down to earth,同我哋搭哂膊頭。」

她指Gogetter之間都樂意互相幫忙,就算不是自己接下的工作,都願意為其他Gogetter提供協助,例如有次有位Gogetter需要幫poster買小熊維尼蛋糕模,詢問其他人哪兒買得到,結果真的有人回答並成功買到。

 

香港Goget團隊於數碼港有兩張辦公桌,平日多在辦公室或在外流動工作。

香港Goget團隊於數碼港有兩張辦公桌,平日多在辦公室或在外流動工作。

 

互相評分制度確保質素

保障Gogetter質素方面,George指用戶申請成為Gogetter時,團隊會進行嚴謹的面試,除核實登記資料及進行面談,還要求申請者立即執行一份工作,再填寫一份選擇題小測驗,確保申請者清楚Goget的要求及理念,並做到守時、值得信任、溝通技巧良好。

另一措施是評分制度,但不同於一般召車程式,只有顧客可以給司機評分,在Goget中Poster及Gogetter皆可互相評分,不會有「顧客永遠是對的」情況,團隊人員會主動詢問雙方意見,並且隨時處理Poster與Gogetter之間的問題,「有時poster未必講得清楚個job,Gogetter有時未必聯絡到poster,我哋會幫佢哋每次個task都順利,中間都會同Gegetter聯絡,有問題、需要問意見可以搵我哋。」他指他們最大強項是關心每個個案,如有Poster貼出工作後十分鐘內未有人接,團隊會以人手主動找Gogetter。

透過應用程式接觸陌生人,難免有人擔心安全問題,George表示他們會檢查貼出的每個工作,如有可疑會特別留意及向Poster查詢,Gogetter都有權詢問Poster,例如運送包裹有權問裡面有什麼物品,如Poster未能解釋清楚,或去到後發現工作內容與介紹不符,都有權拒絕做,加上團隊會收集雙方意見,如Poster被Gogetter投訴發生不愉快事件,團隊會作出調查,當該人再次貼出工作時會小心處理,若有不可接受的情況如涉及違法行為,該Poster會被踢出平台。

他表示,至今暫未見過嚴重不妥當的工作,倒是有些看起來像惡作劇的個案,馬來世亞曾有Poster貼出工作是請Gogetter陪他打機,但團隊查詢後發現該Poster是認真的。

他鼓勵Gogetter多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可學到更多事情及認識香港,「學多咗唔同地方買啲乜,行邊條路最快。」他指現時目標不在於召集大量Gogetter,而是網羅不同工作時段及喜好的人,令社群裡的人更多元化,首要都是維持服務水準,務求用戶有愉快經驗。

他又指,未有計劃向用戶收取任何費用,希望先讓更多人認識他們,公司運作有數碼港培育計劃支持,可使用數碼港的辦公室,團隊成員自攜電腦到辦公室或外出到各處工作,運作成本相對不高,他們正與約二十個品牌商討合作以增加收入來源,主要目標為本地品牌及小商戶。不過,香港團隊仍比較細小,四人中有兩人是暑期實習生,他希望暑假後能增加一名全職成員。

 

George與Ivan示範使用程式︰

George為Poster,先揀選工作類別,分別有送貨、購物、食物及「小幫手」,所有無法歸類為前三者的工作如照顧家人、補習、文書助理等都屬於「小幫手」。

1

 

George揀選購物後,輸入想對方購買的物品及運送地點。

2

 

然後定貼士金額。

然後定貼士金額。

 

Gogetter Ivan的電話會收到工作通知。

4

 

Ivan點選工作後,可看到Poster George的資料、評價及工作詳情,按「claim job」接受工作。

5

 

Ivan接受工作後,George便會看到Ivan的資料及評價。

6

 

雙方電話顯示工作進度,每完成一個階段便多一個剔號。

7

 

工作完成後,George可給予Ivan評分及評語。

8

 

Ivan亦可給予George評分及評語。

9

 

 

(如喜歡我的文章,歡迎follow Facebook)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