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如何由一隻食肉獸變為一個素食者

$
0
0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Ginny)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Ginny)

 

我本來並非無肉不歡的人,只是非常喜歡食雞肉,對雞肉的熱愛僅次於母親。記得小時候,母親曾問我可不可以讓雞髀給她吃,我說不可以,她問「雞髀和媽媽,你喜歡誰多一點?」,我毫不猶疑便答了雞髀(笑)。到現在,母親還是動不動便會說「你鐘意雞髀多過你老母,正一衰女!」

 

在上一篇《不完全素食者的自白》,留言看到有人叫我分享心得,其實,我只是食素大約半年(但在2年前,又食了大約半年素),心得的話,著實沒有很多,素食餐廳也沒有全部試過。素食在生理上的好處,上網一查就有,而食素所帶來的壞處,我也不能一一解決和確認真偽。

我有朋友食素多年後,變得不能吃肉,覺得肉很臭,湯中有肉味也完全不能接受等等情況也是存在的……確實不是每一個人也可以茹素(體質問題),希望大家視乎身體的情況、食素後的反應,才決定食素對自己是否有好處後,才繼續下去。

 

其實可以的話,我倒想說一說,我認為如何由一隻食肉獸,變為一個素食者應有的「心態」。

首先,要問自己為何要食素?健康問題?減肥?宗教?動物權益?答案是怎樣並不重要,重點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做這件事的目的,因為有了目的,就更容易堅持下去,而且也不容易因為饞嘴,而隨便吃肉。

 

起初食素,特別是習慣外出食飯的人,會覺得食素是有難度的。

第一、不是四處也有素食餐廳。

第二、自己沒有時間煮素食(甚至不會煮食。)

第三、總會有一大班朋友外出食飯叫pizza壽司,難道要人地就我?

第四、我真係好鍾意、好鍾意食肉,但又好想食素,點算?

 

但對於有第一、二點問題的人,建議你可以留意一下,平日餐牌上,是不是有些可以「走肉」的餸菜?比如「雞肉冬瓜搖柱泡飯」,是不是可以就這樣改為「冬瓜搖柱泡飯」?甚至「豬肉泡菜炒飯」,也是可以變為「泡菜炒飯」。

但坦白,我最推薦的,當然是自己煮,一來可以確保可以食素,二來會省下不小錢的(真的哦)。

而第三、四點,亦是我最想講的,就是「請讓你的素食保持彈性」。

何謂彈性?就是可以允許自己有食肉的空間。

 

今天要去和朋友去吃小肥羊,忍口的話會很辛苦/今天真的無論如何也想吃牛扒。我會告訴你,吃吧!不要有顧慮,想吃肉的時候盡情吃吧!

我稱自己為半素食者,也是因為我真的不是一個嚴格的素食者,同時,我也不認為一個星期中食肉的比例和次數,會推翻我素食所帶來的影響。

我相信,一定會有很自律的人會認為「我破了一次戒(食了肉)、就自然會破第三、四次。」

我是非常欣賞嚴守戒律的人,但請不要讓素食成為你的「壓力」,那是荒謬和本未倒置的。正如那些減肥的妹妹,吃了一顆朱古力便內疚不已一樣,你長得那樣大,也一直有食肉,茹素後吃了肉,你不會突然中毒死的。

 

但當然,要保持「我是以素食為主」這個心態是很重要的,我到現在,還是會記下我吃了肉的日子,還有吃了的份量,再一路慢慢調整。

比如我上星期吃了三餐肉:星期一吃了5顆雲吞、星期三吃了一個菜肉包、星期四吃了6隻雞翼。

 

我會反省「呀~~~吃了6隻雞翼,真的好像太多,但眾觀我一星期食肉的比例,我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食肉比例這些,是很個人的(笑),但總括而言,我不贊成「一刀切」,話明天食素,便無論如何也不食肉。凡事慢慢來,慢慢調節心態和身體,才能長久地素食。

 

若然,你認為你生命中確實不能少了肉,不要緊的,嘗試多吃一點菜,餸來了,先吃菜,慢慢吃,續少減低每餐食肉的份量。

除非是嚴重的健康問題(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健康問題,要一定食素才能解決),否則我也不建議強迫自己在任何情況下也一定要食素。

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說「身體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心情差,人會跟著病;同樣,身體狀態不好,人是不可能快樂起來的。」所以,當素食形成你很重的心理壓力,那就算讓你保持到全素,又有什麼意思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