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誰說我們不惜書

$
0
0

誰說我們不惜書

 

書展在現今時代,尤其重要。大家終於有個藉口,一年一度,放下手機,舉起書本。試問除了書展,大家相約朋友,難道會問:不如,我們一起看看書?會文更會友,如此雅興,作為(偽)愛書人,樂見其成。

雖然安排每下愈況,但我要學會包容,畢竟一年才一次。

由尖沙咀坐船到灣仔,碼頭跟會展很近,本以為可以直接入場。這麼近,誰料那麼遠,由碼頭到天橋,沿著鐵馬,走到地鐵站出口,繞回入境大樓內,繼續可望不可即,又返回碼頭附近,上橋又落地。幸好沒有停頓,約四十分鐘後,終於到達會展大堂。對,我忘了,書展是香港文化界第一大事,無論看書不看書,全城參與。多謝大會,為了疏導人潮,化簡為繁,五分鐘的路變成四十分鐘;又可運動,一舉兩得。

 

展館人多,但比想像中少。聯合三中商,一如既往,巨人般橫跨數道大門,攔截讀者,其他攤位則比肩繼踵,互相依偎。攤位很多,幸好陳列書種大同小異,走不完,也不太遺憾。小小書攤,人人委身書桌間狹縫,埋首忘我閱讀,或跟友伴高談闊論,誰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叫他來書展一趟,準跌眼鏡。惟有愛好閱讀,環境如斯紛亂,亦能專心致志。我認,我這平庸之輩只是逛書展,難以集中好好看書,這趟沒有甚麼收獲。除了發現滄海遺珠,發現有攤賣舊書。

走著走者,雙腿不識趣痠痛,在一號場館,企圖找個位置,好好坐下。可惜,尋尋覓覓都沒有,難道大家都不累嗎。原來,大家皆倚著牆壁,席地而坐,好些人更自備「天王椅」,邊看手機,邊啃著自備的麵包。牆壁插不下一絲細縫,放眼沿牆一望,坐下的讀者一望無際。是的是的,在最受歡迎的場館沒有安排任何坐位,是為了更有效利用最一寸,多出租一個攤位,才不枉我們花了廿五大元,善用每分每秒來看書。就連餐廳,一樣只有數張高桌,沒有半張椅子。書展,是來看書買書;吃飯和休息,皆不務非業,浪費土地和時間。

 

離開一號展館,打算往三樓的三號展館走走。在二樓看見好些本身安置的坐位,我們夠運,剛有兩位少女離開,才有機會補上空位。右邊是會展餐廳,改名乜乜加油站,約二百蚊九十分鐘自助餐,終於看見有正常坐位的餐廳,果然,不在其位不(能)做其事。讀書時讀書,吃飯時吃飯。展館內的不是餐廳,只是小賣攤而已。

未入三號館,門外的新疆展板,先入眼瞼。我知道,書展不應只看書,太窄獈了,得放眼世界,認識祖國,萬卷書配合萬里路,才是補氣又補腎。除了新疆,三號展館的兒童天地,稍見寬闊一點。也對,家長一手拖小孩,一手拖行李箱,為子女的日出康城做好準備,得下點苦功。另外還有各家宗教門派攤位,海納百川,盡見我城包容特點。在展館角落,原來有新作者駐場,三三兩兩,似乎乏人問津。磨練,一定是磨練,說不定砥礪後,就是明日的年度作家。

 

說起年度作家,李碧華拒絕此殊榮,換上歐梵先生。歐梵先生當然出眾,但說到香港年度作家,我以為,實在難以引起共鳴。一則,李先生多寫研究評論,或散文隨筆,並非小說詩歌創作,何為「作家」,眾說紛紜;二則李先生,跟香港文壇,若即若離,其作品背景非定位香港,跟以前西西也斯董啟章一比,立見分別;三則老老實實,多少香港人認識歐梵先生?難以引起大部分香港人共鳴的「香港年度作家」,實在難為老人家。我以為,背景有相似之處,倒不如選董橋更為恰當,畢竟後者,曾於香港傳媒打滾。不好意思,我又自作聰明,我想到的,當局一定早已了解。肯肯定是香港作家太謙遜,拒絕名銜。歐梵先生了解當局窘境,厚道接著燙手山芋,化解危機。可是,不得不為歐梵先生抱不平,既然選出「年度作家」,當局就得好好介紹李先生。

正當以為閱讀之旅結束,返回灣仔碼頭,原來有家二手書店,寶藏層層疊,好書花多眼亂,油墨香撲鼻,每一本都是故事。小小書店,天天都是書展,如果,你願意停下來一望,不趕船的話。小書店需要讀者,香港人更需要這大書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