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的家只有一道鐵欄,奴隸主從來沒有把奴隸綁住,但他每天告訴奴隸,沒有他,你就沒法活下去。於是奴隸相信,相信這個世界,只有一種生活模式。有天,他發現一隻野狗在後園,他好奇,牠怎麼可以跨過鐵欄走進來。野狗搖著尾巴看著奴隸,當奴隸想走近,牠跑了兩步,一躍,便跳到欄外去了。奴隸這時才發現,原來那鐵欄,是如此容易跨過的,野狗跑了幾步,回頭看著奴隸,他們就這樣互相一直凝視…
香港太小,小得容不下異見。社會,強逼每個人的人生,都困於思想的囚牢。那道鐵欄,就是從小被灌輸的人生方程式,讀書、工作、買房、結婚,然後生兒育女,退休享福,這道鐵欄,要不要跨過,在乎一心。
去一趟旅行,並非為了和風景名勝合照,和一聲「我去過了。」為的是要找尋,和鐵欄內不同的世界。人,總會有偏見,以為德國人很守規則,法國人一定浪漫,英國總是壞天氣,非洲南美很危險。世事無絕對,每天接收的,都是二手三手訊息,媒體會製造一種印象,令你以偏概全,當你不經思考,全盤接收,你所認識的世界,只是別人告訴你的世界。
「離開是為了回來。」
這句老土的說話,去過旅行,我才真正明白。親身接觸異地文化,窺看別人的生活,認識異國的歷史,令人放下偏見,發現無限可能。原來許多人的生活,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生活,並不是只有一種模式。旅行回來,你會思考想要追尋的人生,想要過的生活。
每個地方或人物,都是獨特,正如每個人的旅程,都是屬於自己,亦如人生。沒有人生必去的景點,沒有人生必做的事情,只有你想或不想,只要你想,就是必去必做,這個世界就會成全你。
成長在溫室,最缺乏的是勇氣。人願意為愛情冒險,有勇氣去和陌生人談戀愛,卻無勇氣去一次異國長途旅行或生活。流浪、旅行、出走或壯遊也好,其實都並不高尚,只是有些人,願意跨過鐵欄,嘗試過別人的生活而已。他們只是想去選擇,去追尋,不是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人生,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奴隸最後有沒有跨過去,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