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e-Magine Art)
很多用藥者經常問藥罐子這個問題。那麼,藥罐子便在這裡,解答一下吧!
從數學的角度上看,1日有24小時,如果1日分成4次服藥的話,24 / 4 = 6,那麼,用藥者便應該每隔6小時服1次藥,一條簡單的數學題,有什麼問題?
對!這樣換算,理論上,不但無錯,而且絕對正確!
實際上,在執行的時候,不知道各位看倌有沒有遇到這種尷尬的兩難局面呢?
同是1日4次,假設第一次服藥的時間是上午8時,那麼,第二次服藥的時間,按照計算,便是下午2時,如此類推,第三次服藥,便是下午8時,直到現在,問題還不大,但是,最後一次服藥,便是上午2時,問題便出來了:
最後一次吃藥,用藥者應該打呵欠打到凌晨半夜服藥?還是三更半夜從床上爬起來服藥?
不管是什麼情況,兩者都會對用藥者的生活作息,構成一定的影響。
回到最根本的問題,藥的用途,是治療疾病,紓緩病情,促進痊癒。簡單說,藥,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的!
所以,一般而言,如果沒有特別指示的話,1日4次,是指在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的情況下,每隔4至6個小時,平均服4次,便是了。
至於,每隔6小時1次,時間的準確性便會高一點了,那麼,服藥便真的要嚴謹一點了:「每隔『6』小時一次」,強調時間的準確性,那麼,還是依時吃藥吧!
如欲閱讀藥罐子其他文章,歡迎瀏覽以下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