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那些年240p YouTube 片的觀眾

$
0
0

巴士阿叔

 

近來YouTube的抽水盛況,也派了一地花生,看得不是味兒。

YouTube 成立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回想當初YouTube 亦只是純粹分享影片的平台,甚麼家庭錄像、朋友之間的惡搞,僅此而已。 那是只有240p 的年代,懷緬卻回不去的年代。

香港貴為潮流文化第一追隨者,終究憑著「巴士阿叔」 一段影片在香港打出名堂。然而,認識歸認識,要港人走出來獻身拍影片卻沒因此普及。那些先鋒烈士亦因此遭受歧視目光(如早期gcmeanslove比高登仔插到上天)。時間一轉眼也五、六年,香港YouTuber開始從各階層、年齡中冒起。終於,在慢幾個節拍後香港YouTuber 終於普及化了!

 

K-Pop在本地化後竟可以演變出MK-pop,YouTube本地化後亦有一番新景象。從創作者的角度,錢仿佛在每個港人的血脈流動,原本主賣創意、自由的YouTube 在商界的影響下,漸漸變質。 為錢而瘋狂賣廣告的美容博客,為錢而瘋狂出片的製作人,當創意遇上錢後,剩下的就是一身銅臭的’You$ber’。

當然事情永遠不能一概而論,有心又有質素的YouTuber大有人在(例如Bomba ),不過又有多少觀眾能欣賞細味,說到底,有怎樣的市場就有怎樣的商品。YouTubeHK 的禍不在YouTube本身,而在各大觀眾。

一般而言,香港大多數的觀眾也能歸類為「過客」,意指匆匆的來,匆匆的去,不帶走一抹雲彩的觀眾。 YouTube 在他們的眼中,不過就是紅隧塞車的消磨工具或者三色台的代替品。他們不求內容的深度只求出貨的速度。他們不會評價YouTube內容的好劣,反正看過了,時間磨了,便足矣。所以YouTube 濫發影片的現況才日益增加,質素掉了,同行見此,又弄成個惡性循環。反而堅持原則的卻因此輸了心血,近年越來越多YouTube老臣子退出YouTube亦能因此解釋了。

 

或許,像我這樣舊一批的觀眾已找不到從前的樂趣。那種期待訂閱的影片,誓要看清頻道中的所有影片,在評論中討論影片內容,更多的是與作者交流。現在的YouTube,仿佛就是放久了汽水,比白開水甜卻沒有了刺激。在我眼中YouTube的魔力在於任何人不需受傳統行業規管,不需要老闆的認可,龐大資金的後援,只要有一部相機便能拍攝出自己的世界。這裡,只講求創意、膽量,更甚的是誠意。

或許一切也只是觀點的問題。這裡,從來在他們眼中,不過就是個維持生計的地方,是期待不同,準則有高低之別。

改變不了羊群,便改變自己吧。回到那起格子的年代,或許像素與質素從來也成反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