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災難的意義

$
0
0

李克強 天津 爆炸

 

天津發生大爆炸,我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哦?又有災難了?」這樣的反應可能會給人一種冷血的感覺,但在這十幾年來,中國大陸的一連串天災,還有更多的人禍,以及媒體鋪天蓋地的災難故事的報導,難免令人有種「災難疲勞」的感覺。

天津的大爆炸,的的確確的一場災難,但我看到所謂的主流傳媒所提及的,是一個又一個溫情滿溢的「患難見真情」的故事:某某領導到災難現場指揮救援;消防員勇敢入火場等等,但對於誰要負責,或者災難背後究竟有什麼權力關係,卻沒有太多著墨。當然,對於中國來說,天津的大爆炸不過是芸芸災難中的九牛一毛而已。這樣說並不是幸災樂禍的意思,我想說的是,對於接二連三的災難,氾濫的災難故事,卻忽略背後的權力關係,那麼,災難對中國人來說,究竟有什麼意義?

還記得早年在大陸讀書,讀到中國歷史的時候,經常聽到中國人在經歷一連串的災難:大飢荒、三反、五反、文革之後,憑著終於成為經濟大國,登上國際舞台。而到近年的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毒奶粉等等,有多少人還記得?真相是什麼?沒有人知道,沒有人敢去知道,慢慢地,中國人學識了做旁觀者。中國人習慣做看客,魯迅早就證明了這個中國人的劣根性:睇人仆街就最開心。他們喜歡聽故事、聽八卦,但對於背後的真實性,卻不追究,因為在看故事、聽八卦的過程中,他們已經消費了當中的故事性。

 

我曾經很喜歡看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大部分以歌唱節目為主,什麼《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中國最強音》、《中國達人秀》等等,強大的陣容、華麗的佈景,令人目不暇給。

但慢慢地,我就發覺,這些節目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販賣溫情。每一個參賽者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悲慘過去:父母其中一方已不在人世或雙亡、男/女朋友久病在床、完成家人的遺願、單親母親/父親獨力照顧子女等等,而最重要的,他們都有一個夢,就是要上台表演,讓更多人認識自己,換句話說,即是要更出名更有錢。看得多了,我不禁要問一句:「中國真的那麼多悲慘故事嗎?」我並不是要去否定這些故事的真確性,而是,對於習慣當觀眾的中國人來說,故事的真確性並不是首要,重要的是這些故事是否令人感動,感動了,這個故事就成功,真不真實又如何。因此,我得到一個結論──中國需要悲慘故事,需要受害者。

 

對於中國官方來說,災難是一個又一個的溫情故事。這些故事的作用,用於向外界宣稱,即使經過這麼多災難之後,我們中國人民還是會堅強起來,渡過難關,繼續追尋我們的「中國夢」。

在聽過無數的溫情災難故事過後,留下的,只是冷冰冰的數字,如512,供人憑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