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Hartwig HKD)
十萬八千里外,偶遇一位多年沒見的老朋友;
朋友A;早年移民來雪梨的香港人,年屆38,專業是視光師,自己擁有一間「眼鏡鋪」,十多年來都一直迷戀「發達」之路,視馬雲為終生偶像,和他閒聊,每隔幾句說話,便能隨口拋出一句「馬雲金句」,這位朋友,人長得幾靚仔,但係,本人覺得佢——係有少少不正常,他的話題,除了馬雲、李嘉誠,便沒有其他……
他的創業宗旨是「以最低成本賺最大的利潤」認識他十多年了,除了他那專業的眼鏡鋪還未出事,其餘他試過的各行各業,都沒有成功。例如,他以為人家拿著一個專業的相機,隨手拍幾張婚紗照片便能輕易賺幾千AUD,所以他買了Canon最低級別的1000D,再往淘寶買來一大堆總值1000RMB的「攝影器材」,他人面廣,工作工具「齊全了」便開始在朋友圈裡宣傳,以割喉價200AUD求朋友給他試著實習,沒多久,過了幾個月時間,他的「生意」好起來了,由200AUD加到2000AUD一個案子,(2000AUD)做一套婚攝,在澳洲仍然是劣等價,但他仍然樂在其中,直到遇到一位聽聞他是全雪梨最平的婚攝而找上門的客人,最後,客人不滿意他出來的作品,連學生作品都不如、而他自己亦覺得婚攝市場被很多「其他業內人」搶走生意,而他自己亦沒有攪網頁、什麼平台,所以不做下去了,便四處說,婚攝是一門蝕本生意,「老子不做」。
又過了一會,他看中了印刷業,一條龍由設計到成品包辦,原因是他要為自己的眼鏡鋪印一些新的宣傳單張,找了設計師攪耳目一新的設計,然後設計師要收費時,把他的眼睛嚇得從眼窩裡跳出來,「媽的,隨便為我亂畫就得收老子1000AUD大元???」但事實是,人家來來回回為他左改右改不下數十次的概念、重畫……然後,他驚覺,隨便畫畫、把東西印在紙上就可以賺大錢,於是又在朋友圈裡四處打探有那一位朋友是攪設計、創作的,他不幸地找著老娘,老娘的專業時薪是200AUD一小時,所以他不理解,為何設計師要有時薪、不賣單品,然而最後,他去了大學那邊,找來幾個設計系學生,和他「合作」,合作的模式是,學生門自己找客人、和客人議好「一條龍」的價格後,由設計師自行跟客人confirm,把確定好的稿件交給我那朋友A,他便拿去印廠,然後整個案子的30%由他袋袋平安,他盤算著的「利潤」是,首先,他不用花時間與客人溝通、不用自己設計、只是負責把稿件去印廠後,就能白白把利潤賺來,聽聞有幾位小朋友為了累積經驗也乖乖跟著做,但不到3個月的光景,他再沒有新客人,而設計師們有些覺得他不公平,鬧翻臉、有些則自己成功創業,自己接案子,再沒有人理他。最後,我的那個朋友A對設計/印刷這一個行業一這樣的一個見解「設計是夕陽行業,老子不做」……
而,最後一次得知他的「創業」,是意圖俜請專業的牙醫、心理醫生、物理師等等,參與他一項大項目 – 把眼鏡鋪改裝成醫療中心….
他得知我從前做時裝時,在中國認識一班廠家,哀求我幫忙搭路買醫療工具…..但我直接推卻了…..後來,聽說他很快樂地從淘寶買了一堆「極化算」的牙醫用具,全套連牙醫專用的手術床加消毒器加X光機、外加各種濕碎的「專業用具」全套盛惠1萬大元 人。民。幣…….好了,工具齊備了,要找人材,他便在那些免費招聘人材的網頁,隨便找來幾個連英文都不怎流利的「專業人士」,籌備了2個月的大計,開幕了,但開幕的第一個禮拜,他便惹上官非,第一,他的所謂醫療中心並沒有注冊、第二,他的工具太脆弱,弄傷了病人、第三,那些平價的專業人士,履歷是假的…………..
最後,他那律師爸爸花盡力氣為他打官司,他的下場是要賠償受害者10萬澳洲大元,然而,他沒有覺得這一切種種是他自己的問題,對於這場官司,他的感想是「生意難做,該死的澳客太多」….
在偶遇他的一刻,他身上帶著幾個行理喼,裝滿的是「你睇,我剛從大陸找到很多極平價的眼鏡眶,媽的,以前一副的價錢可以買這裡的20副了」,他邊說著,邊拿出一副右邊寫著Gucci的Prada款式的太陽眼鏡給我看,而他自己,一副中六合彩的樣子………..我心裡只有一句說話形容我當時的感覺….;
「你條契弟,唔係老竇有個錢,你連乞食都輸比人!」
年輕人,有誰不想一朝富貴、學有所成受萬人敬仰,但,經商之道,就算不談商業良心,也斷不能奢上能「付出少回報多」,人老了,身邊看著很多失敗者都犯同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把。專。業。當。作。一。回。事」,以為世事都很容易,盲目創業。
其實,老娘敢說,那些「不愛打工的人」和「不能打工的人」差很遠,前者是本身在該行業很有能力,不甘被壓在老闆下、要自己當老闆,亦因自己打過工,才明白該行所需要的各種專業知識與運作,才明遼「成本」是怎麼一回事,後者,純粹是社會上的失敗者,打那一份工都打不好卻以為別人忌才,然後覺得「創業」是一個很美麗的光環,既可以以老闆的身份得到從前沒有的虛榮,又可以撇除「失敗者」這個臭名,該有多好。
然而,這種可憐蟲總有他們能生存下去的好運氣,但十年、二十年以後呢?如果他們的信念仍然不改、把僥倖當做實力,最後,必定會是「社會的錯」怨天怨地怨空氣的「時不與我」,了此殘生~
雖然我很配服眼前這位朋友的運氣和壯志雄心,但我真心覺得他很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