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 有研究人類嘅利他行為,認為同理心 (empathy) 係先天性最大嘅動機。不過同理心發作嘅時候,情緒會相對低落,人會較為保守;相對起嚟,正義魔人批鬥人嘅時候毫不留情,人性黑暗面大於善意。所以同理心唔係正義魔人背後嘅出發點。
而利社會行為 (prosocial behaviors) 解釋另外有四種力量促使人們為大眾利益而付出自己 [Daniel Batson, 1994] :
1. 利他主義 (altruism) :即係冇考慮個人安全同利益而幫助他人嘅行為,當中含有犧牲自己以成全他人嘅意義。亦只會喺因為某種理由先會如此犧牲,例如對方喺直屬親人,基因會驅使本人去協助基因庫 (gene pool) 嘅普遍生存;又或者本人有強烈宗教信仰去驅動佢嘅行為。
而好明顯喺關愛座事件中,利他主義唔係正義魔人背後嘅出發點。
2. 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 :做出利社會行為,係為咗造福特定團體,而本人亦必須為該團體嘅其中一員。實驗證明 social exclusion 會令受試者明顯減少利他行為。
[Twenge, J., Baumeister, R., DeWall, C. N., Ciarocco, N. and Bartels, J.M. (2007),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由於冇團體只包括正義魔人同被讓座者、而唔包括讓座者,所以集體主義唔係正義魔人背後嘅出發點。
3. 原則主義 (principlism) :做出利社會行為,係為咗擁護道德原則,例如係宗教信條或者公民義務。原則主義建基於四個道德標準:autonomy (專重別人嘅自主性) , beneficence (增加整體利益) , nonmaleficence (不傷害別人) , justice (包括分配公義、程序公義、修復社會關係、以及應報) 。
正義魔人極其量只係執行自我扭曲咗嘅所謂公義,而且犧牲嘅唔係自己,而係強迫別人讓座,成件事係強迫性,傷害咗別人,亦不符合程序公義,有損社會關係 。
4. 利己主義 (egoism):做出利社會行為,最終係基於自己嘅利益,為咗有一日自己係受惠者。
被批鬥嘅只有所謂嘅廢青,其他年齡性別全部都係受惠者。所以從事實上,正義魔人係既得利益者,利益主義就係正義魔人嘅動機。
另外,從健康心理學 (health psychology) 而言,正義魔人係壓力源 (stressor) ,損害別人健康。「廢青」對抗壓力源嘅經過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包括警覺反應階段 (stage of alarm reaction) 、抗拒階段 (stage of resistance) ,最終就會到達衰竭階段 (stage of exhsustion) ,影響身心健康。長期嘅壓力會降低自然殺手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s) 破壞癌細胞及其他威脅生命嘅感染源嘅能力,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ACTH) 嘅增加亦會損害免疫系統嘅統合性。GAS已被證實適用於解釋許多疾患。「廢青」要小心了。
所以此風不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