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二十多歲的迷失

$
0
0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Leo Schleeo)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Leo Schleeo)

 

最近不斷聽同一首歌,為的只是聽那一句歌詞:「連人生/都迷失」。

 

一世人流流長,假設我們正正常常有七十歲左右,那二十幾歲至三十幾歲應該就是人生的黃金期。當然有些人的黃金期很長,去到五六十歲都依然活得很充實。但是概括一點來說,二十幾歲是應該要決定自己走哪個方向,有怎樣的價值觀,是要成形的了。

 

偏偏這種時候,就越是迷失。

 

本人其實久不久就處在迷失世界之中。回想十多歲時,那種迷失,大多是對友誼的迷失、愛情的迷失,還有人生的迷失。青春期的迷失是屬於比較可愛的,比較虛幻的,因為接觸的世界還不算多,很多時候都是處於幻想狀態。例如我會想為甚麼我會來到這個世界?為甚麼我必須來到這個世界?為甚麼我在這裏出生?為甚麼?

 

這種迷失不是說現在沒有,但二十多歲的迷失是趨向實際生活多點的。

也證明說,開始成長了,人已經被迫要成熟點。就連迷失都要成熟點。

 

秋天的時候,我迷失得特別嚴重。不是吹水的,這是我近幾年自己觀察所得。不過我並不討厭這樣。每天生活營營役役,停下來思考一下,其實是沒有損失。

 

最近也跟朋友在討論迷失的問題。二十多歲,工作經驗不算多,大學畢業大概四五六年,基本上做得比較長的工作是兩至三年左右,轉工時你想應徵Senior的工作,又好像未夠班;但如果是較junior的,你又會嫌棄。人工方面,高不成,低不就;很難搞。行業方面,如果你想跳出comfort zone,想轉一個新的工種,也是需要勇氣,因為你要放低舊有的經驗,去以一個新人的身份嘗試新的工作。但心態上,其實你已覺得自己是一個老野。

我是一個好例子,由A行業轉去B行業,當中有很多掙扎,我每天都在思考是不是做錯決定,很多舊同事、行家都跟我說,跳了出去,很難回頭。「而且你也頗適合舊行業的呀。」但是我是個興趣超多的人,很多東西都想試,結果還是跳了出去。我會把它視作為之後的工作鋪路,會一直向此方向發展下去,但其實到時如果我發現不適合自己的話,可能又會浪費了幾年時間。畢竟到時就已經是三字頭了,如果還要再轉工種,還未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向的話,也是有點遲了。

所以我很迷失。

 

但是我是決定了就不回頭那種人。所以我還是順着自己決定的方向去做。跳出去就跳出去吧,反正每份工作都有學習的機會,不要讓自己太多藉口。在迷失中跌跌碰碰,漸漸就會不迷失的了。希望是這樣吧。

 

二十多歲,迷失的除了工作,還有生活。大概是生活太迫人,政治也太混亂(而且「超然」得令人想吐),我們都好像欠缺了自己的私人空間,欠缺了理想的生活環境。

我偶然會想,如果生活可以全然掌握自己的手中,不用管工作、不用管金錢、不用管土地問題,我們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時間,做喜歡的事,我會做甚麼。但這問題想了很久,都是沒有答案的。或許每個人都不同吧,我羨慕那些有很清晰目標的人,還有那些很專一以及很清楚自己長處的人,他們可以全情投入自己那個世界,例如插畫家,例如作曲家,例如紋身師,我覺得他們很棒,他們應該比起我這種人,更少迷失,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空間,更充實。

有些人,是不知道自己適合甚麼,喜歡甚麼,而且,我認為沒有人能告訴他們,直至有一天他們真的遇上。但誰也說不定,會是甚麼時候。

 

而生活的動力,其實就是靠着這些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如果沒有找到喜歡的事,沒有找到喜歡的人,生活真的很空虛,很空洞。你有沒有試過這種「我覺得自己是零」的感覺?其實我深信所有人都會曾經在某一些moment有這種感覺。而這些moment,就是迷失的時刻。

 

「……」

 

但願我們都能在迷失之中,思考到甚麼,領悟到甚麼,然後,一點一點地逃出來。

共勉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