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寫過幾篇英式詞彙的文章,似乎頗受歡迎,便有了把它「系列化」的打算…
High Street Sign from Belfast; from Wikipedia
今日先談一個在街上常見的字:High Street。High Street,自然是一街道的名字,顧名思義便是高街。在香港,高街是西營盤山上一條不起眼的橫街,小時候的我和它甚有淵源,是幾乎每天都會走過的街道。記憶所及,街上有兩間學校和幾間餐廳,街尾有座醫院,而以往在正街街口處還有幾間大排檔,但總的來說還是條偏靜的街道。可是,英國的High Street和香港的卻很不同。
在英國,獲冠名high street的道路都有一和香港的High Street風牛不相馬及的特點:它們都是城鎮中最繁華的大街,商店雲集之處。High,在古英語中帶有「高級」「重要」的意思。中世紀的英國小鎮多數只有一條大街,所以城鎮中的主要幹道(或者某些小鎮唯一的大街)就經常的被稱作High Street。故此,High Street還是英國數一數二普遍的街道名稱。而為免混亂,把城鎮名加在High Street前是常規(例: Kensington High Street)。
因商店多數都開在大街上,High Street一詞不但指街上的店鋪,還慢慢的成為了市中心商店區和零售店的代名詞。在討論經濟時,High Street Retail,指不僅是一個店鋪,而是整個傳統的零售行業,和網上商店或是外國流行的市外大型商場打對台的店鋪統稱。同樣地,因High Street的普遍性,這詞在某些行業中還帶有「通用、常見」的意思,和較專門或昂貴的服務相對。所謂High Street Bank,與投資銀行相對,就是在大街上會見到分行,供人開戶的商業銀行。
High Street of Inverness; image from Gallery 3
現代的英國High Street有兩個特點。首先店鋪總是千篇一律的連鎖店。大概是網上購物的魔力實在太大,又或者「個性小店」不屑開在最普遍又例牌的大街上,High Street上的店鋪來來去去都有那幾間。其次,在連鎖店旁理論上最旺場的,又或是有定期舉辦市集的部分總是被劃成了行人專用區。無論在英國的那處,在High Street上購物的經驗差不的太遠:好聽點說是有親切感(特別是新來乍到找晚飯時。麥當勞一定能找到),但有點悶蛋的大街正正是讓這種購物方式慢慢消亡的元兇…
有趣的是,雖然英國人以在世界各地建設一模一樣的城鎮為榮,香港的High Street命名其實和英國high street的意義無關,而且是和中華文化的一折衷。西營盤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區域之一,在高街其下的三條街分別名為第一第二第三街。高街本來順理成章的被叫作第四街,不過在四聲不吉的情況下便被改作高街了。
所以說,英國的High Street是城鎮中平平無奇但關鍵的一部分。到新的地方要購物用餐時,只需找這裡就能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