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街頭賣藝唔係乞食

$
0
0

 

香港,或者話香港同大陸(似乎台灣、日本無呢個問題)嘅街頭藝術,我覺得總有一種掃不去嘅悲情「乞食」味,令呢件事好難提升形象。

 

我喺灣仔街頭見過幾次一個盲嘅老伯同佢老伴(綁埋一齊的),拉墜胡(你唔知咩叫墜胡我唔怪你)拉得好好,一睇就知係「正宗」手法(正宗嘅意思係,套技術係真係傳統留落黎,專門拉墜胡風格嘅樂曲用嘅手法,唔係拎墜胡去拉「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戇撚鳩」果種),講真,係拉得中上,幾好的。但果種「盲公乞食」味,對唔住,真係太重了。另外紅磡行人天橋都有個白鬚公日日拉琴,但真係走音走得太勁,果啲係走音,唔係韻味黎,坐喺到用個八十年代收音機級數嘅拆聲喇叭,問心,的確係唔開胃的。

 

我覺得街頭賣藝係好有尊嚴,好有品味嘅一件事黎,所有街頭藝人都要警醒呢一點,千萬唔好有一種「施捨個發財錢」嘅形象出黎。身有殘障而有門手藝,應該係一樣咁有尊嚴地去生存,唔應該擺一個可憐樣出黎自己都令自己悲情化。

 

早幾日有人提到日本仍然有「賤民階級」,我諗咗諗,其實「藝人」呢個職業可算係華人文化裡面嘅「賤民階級」,所以啲人會普遍認為「音樂搵唔到食」,而成日會話啲藝人「果然係偽人」「戲子」等。做戲又點?演奏音樂又點?呢啲歧視標籤,係同時令藝術無辦法向更精緻更純粹嘅方向發展的,只能保持喺大大聲 midi 伴奏音樂然後扯開喉嚨大嗌就當唱歌嘅水平。係好可悲。

 

身有殘障,唔代表你無尊嚴,而尊嚴,要由自愛、自重、自信建立起。

 

註:簡單黎講,墜胡就係用弓拉嘅三弦,不過係兩條弦。一般黎講係同三弦一樣蒙蛇皮,亦有啲係蒙木板,如果係蒙蛇皮,聲音會比較似三弦,錚錚然聲音豪邁,如果蒙木板,聲音會比較硬同躁,偏向似板胡(係喇,又係一樣「都唔知你噏乜」嘅樂器,係係係)。最近喺街頭見到嘅係墜板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