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等待愛研究發現候選人得票比例與謝票標語字體大小成反比
Posted by 楊繼昌 on Monday, November 23, 2015
2015區議會選舉結果已經塵埃落定,日前滿街候選人宣傳熱鬧,一夜銷兵,街頭冇哂各方政客/政渣橫額,其實也算是減少視覺污染。
選舉本質上就是販賣承諾,眾候選人的政綱(如有)無論說得多動聽,全都是空頭支票,兌現到的才算數,說得難聽點,他們懇求選民先俾票,讓他們當選,再回饋選民。
一般人有求於人,事後道謝,只是待人處世的常識,然而香港許多從政的傢伙幾十年來對待選民的態度,卻跟常識有異,,這些政客/棍/渣選舉時放到Font144寫的什麼「搏盡」「唔攪政治做實事」「實事求是為社區」,乜乜七七,講就天下無敵,做就冇心冇力。
他們對待選民,就似畜牲發情,有需要時告急需要,搲到票後中出即飛,市民授權支持政客,他們連半句似樣的「多謝」都嫌浪費,求其搵個易拉架貼返選舉單張加四隻字:多謝支持,
老實說,那個呆立風中孤單無依的易拉架,收起比鳩擺更好,它給市民的感覺,除了毫無誠意的「多謝」之外,還有鑿穿政客發情口號的黑色幽默–如此肉酸的道謝,有幾搏盡?有多實事?馬會賣票阿姐那句「祝君好運」也比你們順耳。
歸根究底,這些虛偽不是學歷或者工作經驗的問題,而是不尊重人性的死穴,候選人無論輸贏,向支持過自己的人講句「多謝」是常識吧?過橋抽板的人只配日後被民眾推下橋。
選民也是人,我們已經對香港這些所謂從政的演員要求甚低,古語有云「精神啲,臨時演員也是演員」,各方政客/政渣能否交足戲,讓投你們一票的人順氣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