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長大,越多體會,心靈越容易感到迷失孤單。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好像逐漸被智能手機和物質慾望越隔越遠。智能手機的出現,令難得聚首的人即使就在面前,近在咫尺卻溝通甚少,反而是低著頭和遠在天邊的人彈指間談天說地,心與心之間的溫度變得很低,很疏離,使我們的內心總有填補不完的空白與黑洞;用物質慾望填補,慾望極易膨脹,卻也極易爆破,而且物慾讓人薰心,迷失自我,內心的空白只會變得越來越大。
慢慢地,我們像是走著一條背離了心的道路,慾望與一味的追求物質文明毀了我們內心的純真,我們也漸漸喪失了心靈交流的能力。然而人是群居生物,無法一個人生存在世界上。我們需要靠他人的心來溫暖自己,同時溫暖他人,而現在我們所得到的心靈溫暖愈來愈少了。
我們仿佛都為自己的內心加了一道無形的牆,這種隔閡讓我們無法從他人的心裡折射出他們眼中的自己,從而拼合出一個完整的自我,明明站在人群中,我們卻似在霧霾裡,愈來愈迷茫。心靈的空白,該如何是好呢?
殘酷的是,心靈的雜緒還未沉澱理清,大世界的洪水已經湧進心頭。
有人說:「人長大了,夢想已成往日」。大世界鬱悶,看不到將來,能捉緊的,只剩下回憶。那些年,矇矓的美麗時光,成長後,才明白是甚麼一回事;往事蹤影迷茫,流走的歲月,回不去。
命運不能選擇,每個人陰差陽錯,走向不同軌跡,也從此不再相遇。有的拍翼遠飛,有的深陷泥沼。
現實世界中,夢想太渺小。現實浪接浪,熱情夢轉冷,闖蕩在未知當中,初衷被磨滅,理想被變質;得不到的,可能美好,也可能不美,既然沒有實踐的契機,與其任由社會巨輪輾過,不如好好保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