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港漫之死,關邊個事?

$
0
0

《海虎》Wallpaper 作者: 溫日良

 

熱辣辣的12月,在不知所謂的天氣下,老正逄週四都經報紙檔問大姐拿幾本港漫 ,是的,我是很傳統儲漫畫果堆毒佬。十幾廿年來成為例牌,風雨不改,無論今期的書好睇難睇亦無間斷。友人笑我愚忠,我笑他們無 TAST屎

作為忠實讀者,見証著由每本幾蚊到依家17蚊,由《中華英雄》到現在《西遊》

除了《龍虎門》無甚改變外,一切都已變,變得慘啖,變得令人唏噓。

我沒有專業知識寫書分析行情,平民如我做了個非正式統計,嘗試搵搵港漫死因:

1. 形像 MK ,地盤佬讀物
2. 來來去去打打殺殺
3. 個個角色樣都成個王小虎差別在髪型,招式又係風火雷電雪
4. 劇情公式化主角又死唔去
5. 本《 龍虎門》做極都未斷尾,以為完的時候又出新著Reboot !
6. 虎頭蛇尾, 開了個靚頭但經常衰爛尾
7. 十幾蚊得三十幾彩頁好唔底

以上是主觀性意見,簡單來說就是欠缺創新,難以讓潛在讀者入場。

 

行業仆街是因為大環境年輕人市場已經縮少沒人看漫畫嗎? 我看未必,他們還是很迷日漫,很迷美漫。

網上盗版風氣嚴重打擊業界生存嗎? 這個題目大部份觀點我認同,但對於網絡是不是敵我對立我有所保留,我看到的是日漫透過線上渠道完全滲透於中港台三地( 你會信靠推出正式單行本就能做到 《One-Piece》,《進擊巨人》之熱潮? 大多是Hit 了才買版權印單行本吧 )

港漫除了 70 , 80年代的風光加上後來小陽春(肥良之《海虎》《 黑豹》,許景琛之《街霸》熱,鄧耀榮  鄺世傑 之《 拳皇》特別版封面,兵器潮), 何時曾Sustain 過?

 

但撫心自問港漫真的很差嗎? 我絕不認同

港漫每回的篇幅比日漫多,可以創作深化描寫的空間很大,色彩運用整體更加比日漫來得出神入化

事實上無論人物性格勾畫,故事結構等有些出色作品都能夠與日漫美漫水準比美或更優勝。

 

例如港漫經典/基頭四始祖——《海虎》三部曲。 故事簡單直接,當中幾段劇情絕對精彩——— 渺小醜男自毀生命爆發最後光輝, 地獄政冶之充滿爆炸力法西斯式的統治理念, 地獄霸氣決戰群雄, 首男與次男兩次的兄弟決戰, 海虎突破力量極限, 還有奧加之他媽的婆婆媽媽!

劇情涉及之 情,神秘主義, 人生道理,全都是有血有肉的高水準創作。

 

有質素的香港漫畫,何只得《 海虎》一本?

是但舉例從前的《 神兵玄奇》或《 天子傳奇》 將中國神話加上歷史原素武俠情義炒埋一碟,爆點蔥花, 不知幾有味道。

讓你驚喜的《 無雙大蛇》 神魔人仙撈起的創意並不是日本人專利 。

 

近幾星期因二次創作從而言論一致怒插港漫家抄野,巴打鬧的是那種厚面皮的辯駁。是的,有錯就要認但無抄必需否認 。
正如海虎與武神整個地獄戰神系統 ,肥良大方承應來自Jojo 的替身系統,Why not ?

希望大眾不要被這個議題而影響對一整個港漫的期望及支持

有時候,抄考與參考只差一線

《Star Wars》對《武士勤王記》 的絕地「致敬」,精彩得大家不會嘈George Lucas

 

還有很多很多光明正大《Interstellar》&《 2001 太空漫遊》,《功夫》& 《七十二家房客》《 閃靈》等

 

的確,港漫需要自強。面對人材流失行業前途黑暗無新血便缺少衝擊。

支持者愈見愈少,生存空間慢慢收窄,自然不會大膽創新(導致食老本),業界人士只能在 Comfort Zone 內絞盡腦汁。
實驗新題材漫畫做不了,出色的新方向不能被試出來,惡性循環。

 

那麽若要打破困局,究竟由誰出發?

坊間正在出版中的精彩港漫作品《鐵將縱橫》,《 西遊》 ,《火鳳燎原》,大家會否嘗試買本重新感受下香港漫畫家的熱血?

世界盃外圍中港大戰讓我們港人重新撐起港足, 同樣情懷能否在港漫體現?

是的,我們不是港豬,不是乜都亂撐。

但它正身處於一條小街窄巷步進死胡同,在等一個機會,等香港人把它重新帶到大路,不讓另一個本土文化死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