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本土派論述框架淺釋

$
0
0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Edward Dalmulder)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Edward Dalmulder)

 

來到2016年,歷遮打革命失敗整整一年,盡見中國各種殖民行動的有恃無恐,無力感越來越重,欠缺行動力的筆者目前僅能做的,只有「勿忘初衷」,和幫助各本土派朋友勿忘本土之初衷和信念。

本土理論的內容可以(亦應該)深入而複雜,但直接支撐行動之論述要簡潔,尤其瞬息萬變的局勢未必容許行動者時刻重溯理論的底蘊,要幫助行動者不忘本土初衷,簡潔、清晰、不惜(過於)簡化也要一步到位的本土論述框架十分重要。筆者據此原則整理出的論述框架,可以簡單至僅為對兩條問題的答案。

 

1. 「而家香港衰咩?」——香港的困局之核心何在?

欠缺以香港和香港人為本位的政權和政策。

港獨派會將問題進一步歸咎於香港欠缺自身的主權,歸英派會認為問題根源是香港失去了英屬時代的管治精神和格局,城邦 / 建國派會指責美帝及泛民主派是造成如此局面的最大幫兇,主張反殖的筆者會覺得問題根源是中國乃一個殖民政權,其他本土派系亦可能對問題有其他詮釋,但各理論派系之間對香港困局來由的最大公因數就是:不論背後原因,香港自主權移交以來欠缺以香港和香港人為本位的政權和政策,也就是經常說的「港人優先」。

因此,這個最沒爭議點、亦不直接涉及抽象形而上理論分析的答案,最適合用來作為本土派行動的直接論述。

事實上,這個答案論述上可取代泛民多年來以爭取普選為最終目標的主張,亦間接回答了甚麼是本土派眼中理想狀態的香港——擁有以香港和香港人為本位的政權和政策。。

 

2. 「而家香港衰在太多 / 唔夠乜嘢?」——現時香港的困局是因甚麼地方不正常而出現?

太多中國壓迫侵略,不夠本土意識自覺。

對本土派來說,新移民、自由行、單雙非等人口流動問題,與中國政權的政治壓迫和其附庸的港共政權的教育文化同化並無本質上的不同,都同是中國壓迫、侵略香港的不同面向,不會因前者涉及所謂弱勢和家庭個人而將之與政權層面的侵略分割。

至於本土意識和自覺,港獨派和城邦派可能會說需要獨立建國、捨棄依靠泛民代理的心態,歸英派會主張重新認識英國和英聯邦的歷史和意義,民族論者會將本土意識詮釋為是民族意識的一種,主張反殖的筆者會認為要建立視整個中國為敵人的心態,勇武行動派會覺得要有為守護香港不惜使用武力和觸犯法律的覺悟。以上種種心態之間未必有衝突,可能相輔相乘,但問題是當下種種皆缺,故有利於建立上述任何一種意識或心態的行動,都可屬於是加強本土意識的行動。

按此「太多中國壓迫侵略,不夠本土意識自覺」的邏輯,基本上所有本土派的行動都能用同一套論述解釋,如光復、反雙非是抵抗中國侵略;打擊泛民組織能減低大眾對泛民代理的依賴心態,能加強本土意識;甚至燒垃圾筒也可以是為使更多人接受「為守護香港不惜使用武力和觸犯法律」這種本土意識而鋪路。

 

以上內容,對很多本土派來說其實都是常識,並不是甚麼新觀點,本文旨在將本土派的初衷和共同信念置於最簡單和簡化的框架下,使行動者更容易為其行動找到清晰、直接的論述支持。本土論述當然會有人質疑和挑戰,上述的邏輯也不是不可以解構、商榷,但這種論述和理論層面的挑戰,無須勞煩行動者,分工合作,讓鍵盤戰士來回應即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