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快餐店薯條份量可升可跌

$
0
0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Scott Dexter)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Scott Dexter)

 

香港有間快餐店嘅薯條「唔夠秤」時有發生,就好似你買六合彩咁。好彩中頭獎就買到包多少少嘅薯條,呢排運滯就買到包少啲嘅薯條。因為香港分公司要保密薯條重量規格,客人點問都係無法得知各份量薯條的重量規格。薯條份量隨時因為職員的手勢、或者客人的運氣可升可跌。統計咁多包薯條嘅重量,最大同最細相減個數,其實都可以差好多。

事關香港分公司都用開放式廚房設計,而薯條位通常好近櫃檯,咁其實客人都可以盯着個薯條位做乜。我之前仲係做兼職嘅時候,做嗰間門面細,咁啱淨係露左個包櫃同飲品位出來,薯條位就匿埋左。我曾經「炒」過唔少「中空」嘅薯條。成包薯條未拎出去俾客之前,仲可以棟起放,都唔會跌哂啲薯條落盒底。當然當時薯條新鮮熱辣炸起,每條薯條脆得嚟硬,先可以條條豎起放。

有陣時有個脾氣差嘅經理成日插手,尊登炸到成個薯條位都係薯條,撞正冇客嗰陣就弊傢伙。啲薯條過哂時間都未賣得哂,薯條「淋PATPAT」,「炒」落薯條盒都冇咁易裝滿。有啲人可能會發現個薯條盒底有條虛線,可以摺埋個薯條盒。其實薯條盒拎出嚟之前真係摺埋左,到用嗰陣先拎出嚟。而有啲經理就過份左啲,靠條虛線頂高薯條盒底,再摙實個盒,先裝薯條入去,搞到啲薯條比一般嘅少啲。不過佢做足哂啲步驟,就算你點搖包薯條,之後俾佢睇啲薯條裝唔夠個盒,都咬佢唔入。

你可以問餐廳經理(即係全店職位最高嘅經理)拎意見書嚟寫,再交番俾佢手上。但係如果個意見書係投訴佢間餐廳,你估封信仲會唔會交到上去?咁之前客人就淨係可以電話、郵寄或傳真直接將封信交俾寫字樓公關部,而家終於多左個電郵可以用。不過佢都只係會回覆你,我地有嚴謹守則同流程教員工製備薯條,確保質量有水平,值班主管又會監察員工表現。上文提到,個值班主管經理都插手整少包薯條嘅時候,封投訴信未必有用。

 

薯條由冷凍貨倉拎出去解涷,分落薯條籃,之後落炸爐啲滾油炸,炸好拎上嚟滴油,再倒落薯條位落鹽,「炒」啲薯條落盒,每一個步驟都寫到明時間同先後次序。唯獨冇寫到咁多個步驟之中,最重要嘅薯條份量。有傳口訣講份量,係用一箱薯條一籃薯條分到幾多包中薯條,偏偏佢唔用磅示範幾重為之啱數。嗰口訣始終都係傳聞,而且冇文檔寫到明,口同鼻拗冇著數。我亦都冇理會個口訣係咪真係啱,忙起上嚟連「炒」薯條都趕唔切,唔可能等到我繡花,慢慢研究。

我仲係快餐店做兼職嘅時候,曾經問過餐廳經理,佢只會話裝滿紙盒就可以。而每一個職員初初入職,都會要求佢負責薯條呢個崗位,而同時薯條位就會掛左塊類似「標準製備流程及準則」係度。嗰塊野當然有寫好哂咩步驟要點做,薯條俾客嗰陣要點樣。唯獨係冇寫明薯條份量,其他崗位,例如整包都會寫哂一個漢堡入面要包幾多份量嘅材料。大家經常去嗰間快餐店食嘢嘅都知道,佢用開安士嚟做單位,細汽水十二安士、中汽水十六安士、大汽水二十二安士。當然漢堡嘅配方或者新地都係用呢個單位,話俾員工知幾多份量為之「標準」。

間快餐店話哂都係連鎖經營,對成本就非常之敏感,控制得非常嚴格。咁客人認為食物有問題,質量唔符合水平,佢保證可以換俾你。咁自然就有食物虧損,要紀錄返低,同時都預留左限額俾呢啲換番嚟棄置嘅食物。

不過最離奇嘅事情係負責點貨嘅經理,係知道所有食材虧損數量,連薯條虧損左幾多都知道。某論壇都有篇「複製文」講緊台灣麥當勞薯條虧損,當然我就當笑話咁睇。既然經理知道薯條銷量情況,參考埋薯條份量,自然好容易計到薯條虧損左幾多。呢條數用簡單嘅代數法就計到出來,問題係經理點知道薯條份量。靠常理推測,一係香港分公司要求經理知道,但係嚴禁洩露出去;一係電腦系統幫經理計,所以得某啲職級嘅人先知道,經理可以唔使理會。

 

睇吓外國勢力嘅英國同澳洲麥當勞,佢係顧客有問有答嘅網頁嗰度,寫低左各種薯條嘅份量。兩邊都唔用安士,用克嚟做單位講左個份量出來。英國嗰包細中大薯條就寫明分別約80克、114克、150克。澳洲嗰包細中大薯條就寫明分別約72克、104克、128克。佢地當然有戴頭盔講話呢三個數字都係人手測量,取平均數,有可能因為準備同分薯條嗰陣有偏差。跟着搵番香港麥當勞,睇番各食品嘅營養資料,就淨係寫低左中薯條嘅數據,不過就冇寫到佢度嘅時候包中薯條有幾重。

時間番到去2013年7月19日《2012年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實施嗰陣,香港麥當勞將標榜牛肉三両重嘅「足三両」(Quarter pounder with Cheese),附加「烹調前」嘅標籤。個條例係用來禁止商戶對消費者作出一啲不良營商手法,包括就服務作出虛假商品說明、誤導性遺漏等等。之後去光顧香港麥當勞就再聽唔到汽水嘅份量,淨係用以往常用嘅細中大汽水叫法,連薯條份量都唔會主動提起。

另外《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只係規定同列明預先包裝食物嘅標籤,必須以中文、英文或中英兼用寫低食物嘅數量、淨重量或者淨體積。而香港麥當勞多數售賣嘅食物乃非預先包裝,不在此限,所以佢係可以唔使主動提出來。

 

我做開嗰間快餐店啲薯條既然都有三個唔同嘅份量,就算唔講個實際重量,都起碼俾番明顯唔同重量嘅薯條。「炒」到出黎嘅大薯條同中薯條重量一樣,咁孤寒就應該直接同人講唔賣大薯條,全部賣細薯條同中薯條就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