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麗的美容師
T: Dr. T
美:我阿爸好煩呀!
T: 點解嘅?
美:佢個腎有事又唔肯睇醫生,成日就驗血,驗完就話自己就黎死,撞鬼。
T: 佢自己做中醫喎。
美:係囉,更唔想面對現實囉。
T: 咁點呀?
美:咪強迫性要陪佢囉。
其實,醫生開每一粒藥之前都會衡量好處還是壞處多。
每位需要服食薄血藥的病人都是要經過嚴格評估的。
醫生會用他們的年齡,病程,病史等計數,然後得出服食藥物對底是否值得。
一般來說,需要服食到薄血藥的都是因為已經中過風或已經有心臟病並且再復發機率高的病人。
而壞處就是要長期服食,定期較藥及出血機率增加。
例如:
中年男仕,有糖尿病,血壓高並有心臟病史,他服藥的好處肯定很多。
相反, 若果是八十歲伯伯跟以上一樣就未必一樣,因為他未必能介口並很高機會跌倒流血不止,所以好處不一定較多。
等於你要我打鼻,然後我知道打完之後你會變成阿凡達二號,我必然會先同你講,做不到做不好的,不如不做。
醫生不介意讀書,不介意長時間工作,不介意沒有一句唔該或多謝,但我們很介意有很多人用很多方法去挑撥醫生病人間的關係,把醫生都塑造成害人或斂財的偽君子,這樣其實是增加了我們的工作時間和難度,急症室的輪候時間亦因而越來越長。
其實每年都有一些西藥被禁,是誰發現的呢?是我們西醫。
對,我們給你的未必是最好,但是我們給的都是根據當時最佳的研究數據,過千或過萬的研究,並不是我只之前睇那三數人的經驗。另外我們還會不斷改善,自我檢討並勇於認錯。
中醫,在中國存在了多年,必然有其獨特之處。但多年來中醫學受批評之處都是缺乏系統,缺乏科研,極依賴師徒相傳及醫者的經驗。所以,目前對中醫學的研究都有著革命性的結果。
中風,不單只摧殘了一個人,還對他的家庭工作朋友都有極大的影響。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家庭。
所以當你在不斷批評的同時,你可以給予更佳的治療並提供更佳証據嗎?
延伸閱讀:「唔知呀,總之醫生話我唔食得中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