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找來新晉作家葵倩鈴來訪談,我與她份屬好友,在訪問過程中大家有時候都忍俊不禁在嘻嘻哈哈,嬉皮笑臉的,讓整個對話不致死氣沉沉,但該認真嚴肅時卻又能掏出靈魂深處的思緒,漸漸拉近距離,到訪問完結後,我彷彿能站在她的立足點去思考我所發問的議題,希望在這篇訪問中,各位讀者也能發現新見,有所得著。
(葵倩鈴 攝於2015年2月)
創作起點
每個作家都有創作的起點,因為某些契機,於是開始創作的道路,可以是有意識的,又可以是無意識的,那麼,到底葵倩鈴是什麼時候開始寫作的呢?
「由我識幾隻中文字開始啦……」識幾隻中文字就可以寫作?不。她那時候是寫日記,不少人也有寫日記的習慣,而她自小就寫日記──或者叫畫日記:「我諗而家睇返,我都唔知自己寫緊乜啦。」細細個已經描述自己內心想什麼、觀察身邊事和人,促使葵倩鈴誕生──於2012年以網絡作者的姿態,在高登開始寫文。直至現在,已經三年了,一般讀者可能會覺得,哦,葵倩鈴,寫好多言情散文嗰個呀嘛,事實又是否這樣呢?
妙法看花
「其實言情個字,我覺得唔止愛情,重有好多其他情架嘛。」葵倩鈴這樣看,她不覺得言情散文一定就是講拍拖、失戀、單戀;描寫父、母親的,抒發對兄弟姊妹感情的,又或講到朋友的,都是言情散文。可是除了這類文章,她其實還有寫其他的,例如小說,而小說的題材又不一定是言情的;像是不久之後,她會出版一本小說,內容題材乃是懸疑、血腥的,想必能帶給讀者不一樣的刺激及體會。
雖然她是一個女生,但卻又不是一個女生,我們常說女中豪傑、巾幗不須鬚眉,大概就是葵倩鈴的寫照,別看她體型嬌小玲瓏,也許她的身影比姚明更高大。作家必然會讀些許書,當問及她有沒有留意好像女作家比較少、你看男作家還是女作家的書比較多,她講了一句發人深省:「好作家寫出來的就是好作品,不需要看性別啊。」
「我揀書時會先看書名有沒有興趣,再翻揭五至十頁左右來決定這本書跟我有沒有緣分。但就不會留意作者是男是女的,再說,男或女作家寫出來有差嗎?男作家寫的題材,如果女作家寫了出來,那麼那部作品就不是女作家作品,而變成男作家嗎?」
(葵倩鈴 2015年最喜歡的作品──《憂國》 作者:三島由紀夫)
無性觀念?
她這種消除性別二元的觀念,讓我不自覺地覺得她是要為女性平權的鬥士,可是想深一層,她直程連「男、女」這些符號標記都抹走了,作家就是作家,為什麼要分呢?也許,天生生理上一定有些東西是男有而女無的,又或女有而男無的,那又怎樣呢?除了生理上的區別,其他有沒有差呢?一般而言,男性的印象予人剛強,而女性比較柔弱,但那只是一般的普遍性,難道男人當中就沒有陰柔、女人當中就沒有堅毅的嗎?
「最初我認識清君時,他不是叫清君,叫若蘭,我覺得『她』是個煩膠女人,後來知道『她』叫清君,而且是個男生,為什麼好像一個女生呢?那時候都頗為驚訝,但相處一段時間後,覺得他根本就是個女人。」也許葵倩鈴對我的這一段描述,就清楚說明了她觀察到的現象和想法吧。
她覺得:「越強調自己係女性,就越表示過於著重外在條件,比個框自己。女人唔係一定要去爭取做男人先做到既事,而係唔需要因為自己係女人而唔做某啲事。男女生理結構係有不同,體能上係有一定差異,但待人處事嘅方式、藝術創造嘅思維都唔應該被性別約束。」
關於新書
(《馴養之丘》 作者:葵倩鈴 綜合書刊館 1A 18-22「今日出版」攤位有售。)
新晉作者,需要自己的努力,兼獲得出版社、編輯的賞識,但初次出版新書,也必然會遇上不少困難或阻滯,葵倩鈴會遇上什麼問題呢?
她指,最困難應該不是寫作部分,因為她本身知自己想寫些什麼。但交稿之後所做的校對同排版就相對困難。因為當時正身處西班牙,大部分時間同編輯(即是清君)只能通過短訊同電郵溝通,無法面對面講,亦無可能見到實物,所以要花更多時間去搞清楚細節。
「係度都想多謝編輯、出版經理同埋設計師嘅耐心,令作品最後趕得切係書展時面世。」
處女作面世了,心情到底如何呢?之後又有否其他著作計劃呢?
「我諗每個作者都有出書夢,希望自己嘅作品有日出現係書局,甚至係書展入面,而我從小到大都好想實現呢個夢想。」
能夠將自己的文字、作品變成實體書,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種比喻:有種十月懷胎之後誕下孩兒的感覺。那種感覺是既滿足又緊張,既高興又擔憂。
但她始終害怕辜負出版社,而且終歸係第一次,好多出版、印刷,甚至宣傳上的事務都不熟悉;雖然有幸出書成為一個作者,也要多向前輩學習。
至於談到未來出版計劃,其實一直籌備當中,當下只想好好處理書展這個一年一度的盛事,因為期間無論作者、編輯還是出版社的其他同事都會特別忙,所以只好先專心處理書展。
那麼,對《馴養之丘》有什麼期望嗎?
她說,假如就銷量來說,實在不敢有何期望,一來是新作者,知名度並不高;二來因為第一次出書,所以完全無法預知市場反應。刻下只希望出版社不會虧蝕,能夠打個和已經好滿足。
「非常衷心感謝今日出版比機會我去圓夢,作為新作者得到咁多支持同鼓勵真係好開心。」
「如果要說非利益上的期望……我會希望,這本書能夠令各位讀者朋友更深入了解我,又或者令一些不認識葵倩鈴的讀者開始留意我,那已經好滿足好開心。」
綜合整個訪問,希望能讓看官更加了解、認識這位新晉作者吧!
附錄 葵x清印象淺談
葵 To 清:
記得去年年尾,友人邀請我在網上雜誌《3.3》專欄撰稿,於是認識了它的創辦人--清君。其實我早就在紙言或高登討論區讀過他以另一筆名撰下的散文,但彼此寫作的題材判若雲泥,而且小妹甚少鑽研古文和詩詞,所以一直沒有刻意交流。
他一開始以為我比他年長,讚美我的筆風順和細膩,我也十分欣賞他正色敢言、直言不諱的性格。但後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彼此的個性與文筆幾乎恰好相反--他發現了我樸直坦率的一面;我也察覺到他比想像中更優柔寡斷。
如今他成為了我的好友,還擔當《馴養之丘》的編輯,可算是種緣份。兩種極端的人相遇,堅持己見而據理力爭,不時唇槍舌戰、高談雄辯,讓我們最終不至於放棄友誼的,大抵是打從心底懷著一份對彼此無以言喻的信任。
清 To 葵 :
最初未認識葵倩鈴時,只知道她寫兩性關係,而我其實不喜歡這類「言情文章」,是以也沒對她有什麼關注。但因當時在搞《3.3》,漸漸發現她文筆之可琢,且不局限於言情,是一位十分有潛力的新星,我相信我的眼光。
若談及她為人,可以一字總括「女漢子」,一個人也許有很多面,但她的爽朗、率直,甚至偶爾說粗口都比她溫文爾雅的形象深刻多了──至少在我的眼中。大概自己未成氣候,故此看見她已經起步,在軌道,要起飛了,就將寄願都投在她身上吧,於是一直很想她能夠成功、集大成。這就是我對她的印象了。在此祝願《馴養之丘》暢銷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