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究竟乜野叫廢青?

$
0
0

COSPLAY 女

 

「真係廢青!」。

請給我定義,甚麼是「廢青」。老實說,我很討厭這個稱呼。如果世界有原罪的話,我相信年輕就是一種罪,只要你是年輕人,你就是「廢青」。

廢青之出處,筆者沒有心考究。但最初、最多聽到的是在雨傘運動之時,自視過高的藍絲總喜歡稱在街上參與運動的之年輕人為「廢青」。開頭筆者都覺得沒有所謂,因為這是「藍絲」嘛(按:哥就是這樣)。但到之後,社會不斷這樣稱年輕人,凡是他們做錯事,就以此冠之。近日,有萬元大牌檔事件出現,留言盡是批評大學生「食米唔知米貴」、「正廢青」、「讀屎片」,筆者並不知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不能罔作判官,但看罷後不是一味兒。

筆者是大學生,這個年代,我們已知自己不是天子門生,但勢猜不到自己會被人抨擊作廢青。有些人,我只會置之一笑,因為他們自己沒有能力,跨不過大學的門檻,老找大學生的針砭,借迎新營、社運,動輒「廢廢廢」聲斥之。這種人,除了中三、五、六勇於挑戰面對社會,擺脫IVE困境的工作人士外,還出奇地有MK仔。不必再說下去了,這大家都知是甚麼樣。

 

另一種討厭的人是中老年的人。自以為自己人生閱歷豐富,擺出一副高高在上、清高的姿態,站在比天高的道德地上像王永平一樣指點天下。荒謬如此,他們卻沒有反思自己年輕時有多輕狂,所謂「廢中自有廢中手」嘛。他們口中對年輕人的「廢」,我實在想不出原因何在。在幾十年前,適值多次的移民潮,有料、有錢的人大多移民了,只有少數和冇料、冇錢的留下。在人事多變的情況下,他們有機會爬上各個大位,上位坐正,卻自命能力非凡,以其食古不化的人生經驗,套用到現在的環境,殊不知自以為是的他們「早已過時了」。不是一竹擊船,但實在很驚訝他們很喜歡用說教的方式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別人身上,如果年輕人不聽,那就是「廢青」。

有一些是很可笑的,是口中支持民主,移民外國卻老是批評年輕人不濟的人。他們以過去的方式爭取民主,認同「不會抗爭亦可有民主」,對於佔領運動的人大力批評,我認識有個歷史老師,教歷史以為是對政權、政治的事有點認識,豈料屢屢出口攻伐年青人,稱其「公子哥兒」,中大出身,以中大「博文約禮」的校訓笑罵。在外國,卻不知外國人眼中的佔領人士是多麼的「博文約禮」,作為他口中的廢青,但又基於學生與老師的身份,只可以口中跟他說「收皮啦」。

「廢青」經常予人沒有貢獻的感覺。然而,年輕人跟成年人不同。我們沒有太大的包袱,不用顧家,創造的不是金錢,而是追求一些形而上的事。(註,這不是我說的,見於梁錦松一個訪談稿中)。如果不能賺太多的錢,就是廢青的話,那我相信社會上的廢中肯肯定比廢青多。

 

無疑廢青是有的,但我不喜歡你動輒就稱年輕人為廢青、垃圾,說句粗口、去個社運、玩個迎新營,你就他媽的這樣叫我們。阿源是「老坑」眼中(「老坑」是指年齡,沒有一竹竿打一船人,因為中老年的人就是「老坑」,我說的是所有這個年齡的人),但他現在仍是嗎?隨時逗的人工比你及MK仔高。不過,「鍵盤是免費的」,你喜歡這樣叫,我也無話可說。

但請你在這樣稱我們的時候,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年輕人」,各界對年輕人的定義不同,姑且以青年文學獎的參賽定義來說,11-40歲的就是「青年」,十一至四十啊,呵呵。你誤判,你就垃X圾,你對號入座。

我相信歷史自不會有公論,因為年輕就是罪,每代人都會指責下一代失敗,一蟹不如一蟹。但請記住,六七十年代,在火紅的中國,有一班以「革命無罪」的年青人在「做實事」,「革命」大多是好事,但這些當時在社會上稱作「少先鋒」,在後世,被叫作「廢青」。

講「呢班究竟係乜X野廢青」的時候,別讓人發現你只是個年老的廢中鍵盤戰士。「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裏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利伸戴定頭盔:筆者為公認廢青中的廢青,純為廢見,不喜廢隨廢插。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