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apted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David Sifry)
家計會最新廣告提到,只要提早計劃生育,生五個都無問題。這明顯是不負責任,完全離地的說法。可要知道,香港生育率低的問題,並非夫妻欠缺周詳計劃,而是整個社會環境根本不利於生育。
生兒育女,撇除愛心不談,最重要就是錢以及時間,可惜這正正是港人所缺。李麗珊多年前曾說過,撫育一個嬰兒要四百萬,既然如此五個就要二千萬了,但請注意還未計及通脹。以去年每月入息中位一萬四千八百元計算,需要二十二年半才賺到四百萬,但尚未計算日常開支。生一個已經要窮大半生之力,哪有可能生更多?
成家立室的另一要點就是置業,要置業就要錢,但無需冗談,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香港置業困難。以中大2014年公佈的「中大香港生活質素指數」顯示,即使不吃不住,都要越十四年才能購入一個位於九龍區的四百尺單位。未能置業已經難娶老婆,即使娶到,一就是與父母同住,一就是住劏房,但如此狹小的環境,哪有敦倫的私隱?除非你願意到樓下殘廁搞嘢吧!更何況小孩都需要私人空間,在狹小的房子,怎可能保障私隱,孩子也難健康成長。
時間方面,香港向來工時極長,莫說私人活動時間不足,就連休息都不夠,哪會有生兒育女的閒情逸致?可要知道撫養小孩要耗費多少時間,基本的接送返學、睇醫生、興趣班,已經可以耗上大半天!要做負責任的家長,就要付出時間照顧、關心,但長工時下,只是一個孩子,相信已經足以疲於奔命。可惜,政府從來沒有,哪怕是標準工時遲遲未商討,就連男士侍產假都在偉大的勞工喉舌工聯會護航下,香港男人終於得到那小得可憐的三天,而且只是8成工資的侍產假。如斯情況,難道是在鼓勵生育嗎?
除了自身錢、時間問題外,還有其他外患。學位被奪,奶粉短缺,以足令家長煩惱;赤化的課程、教材,普教中的危機,家長從前怕孩子在街上學壞,現在更要害怕被學校洗惱;還有差劣的政府、社會環境,哪有人想生下兒女要活活受社會的罪?
筆者自問都喜歡小孩,如果有錢、時間、能力,當然想生多幾個,但現實情況是辛勤了、計劃好了就可以解決嗎?不要將生育問題歸咎於市民,更重要的問題出於社會上!
當然,生育首先就要結婚,但莫說老婆,筆者就連女朋友都未有……(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