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舞台藝術與新高中戲劇工作坊

$
0
0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PROSee-ming Lee)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PROSee-ming Lee)

 

踏入廿一世紀,戲劇教育在香港變得愈來愈常見。筆者在小學時期也曾在英文課上過戲劇教育,為的是操練同學的英語溝通能力;中文課好像也有類似的活動,但仍未正式被納入中國語文科課程。現在的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的選修單元二叫「戲劇工作坊」,筆者從考評局網頁找來了課程指引(115頁起)

 

一、學習目標

透過劇本分析與編演,認識人情物理,探索社會與人生,並提高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拓寬視野,發揮創意;從合作編演中,提高協作、溝通和解難等能力。

作為老餅的筆者無緣體驗,倒參加過校際戲劇比賽。

小學時期,學校聘請了一名戲劇導師訓練同學參加學校戲劇節。這位老師為我們寫了一個劇本,講述一班學生上課時遇上地震,地震停止後,外面漆黑一片……其他細節都忘了。當年校學資源緊拙,這劇本為學校省下不少錢——戲服是校服,道具佈景是課室桌椅。

很多學校為了令同學有盡情發揮演技的機會,很喜歡安插老人家、反串等需要「扮」的角色。要演一齣好戲,演員不能去「扮」一個角色,而必須「成為」那個人物,這樣才能了解他的心境、對白與行為的動機。筆者敢說,十多歲的女同學無可能演活老婆婆或中年男性角色,因為她沒有人家的心境、氣質,甚至缺乏專業的化妝師與服裝師後期加工——即使有亦無濟於事。女校尤其喜歡讓同學演嚴肅的父親、飽歷風霜的老婦等氣質個性鮮明但與演員不乎的角色。

「成為編劇筆下的人」是種高超的技巧嗎?筆者認為,那是演戲最基本應有的心態——注意:那並非一種技巧。演員要先相信自己就是「那個人」。比如演一個關心學生的老師,(女)同學可能做不出老師的斯文優雅(首先別把這種職業的外表定型啊),而當她相信眼前的一群人就她的學生,加上老師的形象、師生關係的概念經常出現在她生活中,她會知道一個老師如何表達對後輩關愛的態度。或許她的表現一般,但起碼她懷有作為演員的意識。

可是,要求幾乎對舞台藝術(特意用這正式和專業的詞)一無所知的同學仔一下子建立出甚麼演員意識也太強人所難吧——這就要看編劇的功勞。在筆者小學的比賽作品中,同學當的是日常的自己——性格或有不同,但年紀、人生經驗、處世態度相近,挑戰演技的是一個他們從未聽聞或經歷過的狀況。筆者唸中學(女校)時,參加了另一個校際戲劇比賽,當中有位中四同學飾演滿身銅臭的中年胖子大財主,她專心琢磨如何「嗶」出一把男聲,又怎能顧得上相信自己就是「中年胖子大財主」,而非「中四同學」?結果,怎麼「裝」也不過型似(至少有道具鬍子、西裝、假髲和假肚腩)神不似。

當年唸中六的筆者在比賽中擔當編劇助理與助導之職,又自覺自己比其他同學更熱愛舞台藝術,經常欣賞專業劇團之作,在籌備比賽過程中總被氣得頭昏腦脹。學校作為「非藝術團體」,話劇只不過淪為它「為達致『學習目標』的工具/方法/手段/途徑/etc」。「大家都不是專業嘛」、「不用要求那麼高」、「大家都盡咗力啦」……

當製作會演出(比賽或公演)的校園(小學、中學及大專劇社)舞台作品,筆者的建議是:打造一些同學在其特定年齡、氣質、人生際遇限制下有能力駕馭的角色,讓他們發揮得淋漓盡致。

專業有專業的做法,外行有外行的做法;考一級樂器可以拿Distinction,考八級樂器也可以拿Distinction;運動比賽有Ordinary Group,也有Elite Group。誰說「非專業」就是「要求低」的合理解釋?學校戲劇節的評審都是專業舞台工作者,筆者沒有資格批評質疑其專業眼光,心中卻有個疑問:是否因為愛「挑選難度」的比賽隊伍太多,只好從中挑選較可觀的?

筆者從小學音樂,也學過畫畫與舞蹈,身邊也圍繞著參加多種藝術活動的朋友,常常聽到(自己也曾想過)「其實自己只懂彈考試歌」、「考完級便算了」芸芸。香港人都有種一定程度的功利態度——考證書為唸名校、找好工,多少學生學藝術只為聽從父母安排。不專業的戲劇教育,也許是打閞學生的藝術之門唯一的可行策略。

 

二、建議學習重點

1. 認識劇本的類型、結構和語言特點,並探討劇本的主題;

2. 學習編寫劇本的方法;

3. 認識戲劇演出的方法和技巧;

4. 運用戲劇語言表情達意;

5. 運用觀察、想像、聯想,從生活中提煉素材;

6. 提高協作、溝通、解難和創造等共通能力。

這部份實在令筆者哭笑不得。鄭楚雄老師(2015)於〈香港學制是培養通才還是專才?〉這樣說:「我看是通才而不是專才。當然通才不過是泛泛的美稱,認真來說也只能是一批平平庸庸、不過不失、做事規規矩矩而幹練的管治團隊成員或專業事務執掌者而已。」「戲劇工作坊」既然是「中國語文課程選修單元」,不如專注在戲劇文學上吧。

 

熱愛舞台藝術的新高中同學仔,參加專業劇團開辦的話劇課程吧,你得到的滿足,絕對超過「認識人情物理」、「探索社會與人生」、「提高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拓寬視野」、「發揮創意」與「提高協作、溝通和解難等能」——你將認識名副其實的「舞台藝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