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巴士上看見一位阿婆脫了鞋,然後把腳放在對面的座位上。朋友就坐在她放腳的那個座位旁邊。朋友跟她說,「阿婆,麻煩你把腳放下。」阿婆話,「有人要坐咪放咯。」朋友說,「不是有沒有人坐的問題,而是衛生問題,有異味的問題。」阿婆無動於衷,完全無視我朋友的説話。她旁邊的中年女人應該是她女兒,同樣視若無睹,不發一言。鄰座的阿叔看不過眼,也叫阿婆把腳放下,那個阿婆可厲害,還嘴說,「我有咩三長兩短你到時候提點我,蝦阿婆!!!!」
「蝦阿婆」這三字可謂雷霆萬鈞,氣勢上完全壓倒那位阿叔。男欺女固然令人鄙視,還要是一個七老八十的阿婆,那真是罪可滔天。無論道理是不是站在你一方,只要對方是老人,你已經在下方。因為無論你說什麽,對方一句蝦老人家,你已經從道德高地狠狠給摔下來。這是萬試萬靈,百發百中的。在香港這個社會,長者似乎先天有個護身符,年齡是武器,年紀越大,威力越大。早前一對反佔中老夫婦女的強搶女示威者電話,男的則胸襲女示威者。結果裁判官以兩位被告年老及受癌症困擾,決定基於人道理由,「特別例外」輕判兩名被告,女的監禁十四日但緩刑一年,男的罰款八千元。
然後再看近日學生因不滿港大校委會遲遲不肯任命副校一事衝擊校委會會議,被李國章評為虐待長者,行為可與文革相比云云。李國章之後另一位老人家劉遵義護妻情切,大罵學生是被寵壞的小混蛋,應該予以監禁一日或判社會服務令之類。這些老人家認為學生目無尊長,以下犯上,而不少不知就裏的市民看見學生衝擊,就認為學生野蠻無禮,虐待長者,不尊師重道。
我從來不覺得單單因為一個人年長,所以我就要給予尊重。年齡就等於樹的年輪一樣,它只是一個數字,見證了你活在世上的時間。年紀大不代表你比年紀少的人品格高尚。年紀大不代表你的智慧就一定比年紀少的多。相反亦然。這不是世代之爭,不是年齡之別,而是是非對錯黑白的分野。因為你年紀大,所以即使你錯,年輕人就要包容退讓?!這個世界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是因為新舊交替,舊的思想被新的思想所取代,舊的科技被新的科技所淘汰,不斷推陳出新,地球人才可以漫遊太空。我絕無意貶低老人的價值。
有很多長者很值得人敬重。他們閲歷豐富,但同時存有謙卑的心,願意放下身段不斷學習新知識,結交年輕朋友,跟年輕人分享經驗。他們明白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他們纔是未來社會的棟梁。老人家能夠做到的,不是打壓年輕人求變的心,不是質疑年輕人爭取公義的能力,而是支持和保護這些今日生活在香港卻看不到將來的年輕人。年輕人看不見希望,找不到出路,年紀大的一群無人願意為他們發聲,無人願意走出來為他們打拚,他們唯有自救,摸著石頭過河,試圖用自己的方法爭取他們卑微的要求。他們或許太天真,或許太莽撞,但這時不正是比他們人生經驗豐富的長者發揮作用的時刻嗎??
佔中期間不少維園阿伯痛駡學生攪事,有書唔讀,浪費納稅人金錢。但同時我們也看見不少老人身體力行支持學生,他們跟學生共同進退,留守到最後一刻。
當中一位八十二歲的麥婆婆在清場前勸一個女學生離開時說:「你俾人拉就返唔到學,我一大把年紀又唔使做功課,拉就拉,怕佢咩?」然後自己拿著枴杖走向前線。還有三位在佔領運動中一直堅守的黃伯,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黃伯已經九十歲,他一直坐在學生前面,警告警察不要使用暴力,「打我唔好打學生,你鍾意就打我」。他被扶上警車前說,「學生條命矜貴好多,負責香港未來,我哋老啦」。另一位黃伯也七十六歲,需要長期食葯,故此帶葯上佔領區。我很尊敬這些老人家。
他們或許不像李國章般家世顯赫,榮華富貴,也不像劉遵義般學識淵博,社會地位崇高,他們寂寂無名,但都深明大義,愛護年輕人,做自己可以做到的,為年輕人爭取一個他們自己未必有機會看到的將來。這些老人家在我心目中,比起那些身處高位,衣冠楚楚,只懂拖年輕人後腿,必要時多踩幾腳的「老人家」貴重得多。
(原載於:金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