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香港­­:這個考試地獄

$
0
0

 

首先利益一點,筆者經歷過香港中學會考與高級程度會考,正式體驗什麼是「考試地獄」。「地獄」顧名思義,是一個逃離不出的空間。

 

其實這四個字出自日本學者「宮崎市定」口中,他指出清代科舉制度為「考試地獄」,這看法一點也沒有錯,明清科舉是歷史最成熟的選仕制度,考生需「過五關、斬六將」,經過四次考試,分別有童試、鄉試、會試、殿試,每次三場,方能得授「進士及第」、「進士出身」或「同進士出身」,於翰林院得做一官半職,慢慢開始官場生涯,再晉升至內閣……而考試制度的發明者正正是偉大的中國,這是中國對世界的最不人道的禍害,流毒至今,筆者絕對地相信「黃禍」也應該包括考試制度。

 

在港讀書的苦苦學生哥,也何嘗不是在體驗什麼是「考試地獄」。先說說舊制,面對第一次的會考,心中膽怯,準備過程極為痛苦,踏上這無盡的「PAST PAPER」旅途。成績理想的結果是再考一場「殿試」( 絕非「皆不黜落」),即傳說中的高級程度會考(AL),若果地獄有第十九層的話,高考真的當之無愧。中六、中七的學習,簡直為人生吸收最多知識的階段,AL的讀書量可不是說笑,例如筆者所讀的「文科三寶」(中史、世史、文學),所記的內容相當「豐富」,少一點堅持也速速打退堂鼓,不過當我一旦考完之後,以為「破地獄」,便有一片新天地。原來事實並非如此,大學一樣有考試,更糟糕的是,有新玩法,就是寫PAPER。在考試制度洗禮下,寫PAPER是一件陌生的事,還要自己想題目、找史料,這還不止,最慘無人道的是,幾份PAPER在同一星期要完成,於是每次SEM 尾也「趕頭趕命」。考試,似乎與我形影不離。

 

最可笑的是,DSE的誕生乃說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美其名為合併兩場考試,不過造成「一試定生死」的情況,於是學生瘋狂補習、瘋狂測驗、瘋狂SBA,朝七晚十二,更甚者,為脫穎而出,紛紛向外求一位補習名師、挑燈夜讀。更諷刺的是,上補習課時十分精神,正式日校生活卻昏昏欲睡。三年的地獄生活,除了考試,還有什麼? 以往科舉考生至少可作詩作詞換酒錢,與青樓女子談笑風生,當身無分文,也可以文采換取瞬間的歡愉,倘若今天的DSE狀元登上青樓,真的可以文采找數嗎? 今日的學生,在權力的結構下,他們無可選擇,唯一可選擇的是「順從」,富有的,可出走外國,享受自由學習,例如高官的子女。否則,繼續考試吧!

 

同學們,地獄過後,是什麼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