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最新文章綜覽 | 輔仁文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不想做又要做】去飲……

$
0
0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Crowne Plaza Hollywood Beach Hotel)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Crowne Plaza Hollywood Beach Hotel)

 

參加喜宴,簡單來說,即是「去飲」。可能有些人會說,朋友結婚、親人結婚,理應開心。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屬於認識很多朋友,又很怕悶,又是貧窮打工仔的話,你應該會明白為甚麼我會把「去飲」這件事放在【不想做又得做系列】之中的頭幾位。

「認識很多朋友」--意思是你會有很多去飲的機會。可能是高中同學大學同學初中同學等等等等,甚或是朋友的朋友,因為你有很多朋友,所以朋友堆中也有一些是比較熟的,有一些是豬朋狗友,也會有一些是十年也沒有聯絡不過他仍然在你臉書list上雖然你也不知道為甚麼的過客。

那些不太熟悉的朋友,有時你不知道對方為甚麼會邀請你,就算你猜度對方是因為不夠人數想湊夠人所以請你,只會落得更無奈的收場。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想想用甚麼方法甚麼藉口推掉對方,但同時不得不少了一句「不好意思」,然後再祝對方「白頭到老」。喂,其實你可能連對方的另一半是誰也不知道呢。

但當然,如果那些是你真心的朋友和老死,他們結婚你是會感動到喊的。

 

不過,就算是你真正的老友結婚,你可能也會不太習慣那些喜宴的場面。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和我一樣,我最怕的是每對新人都一樣的公式化場面,例如是成長片段加求婚片段,如果拍得好笑又帶點溫馨的話當然無任歡迎,但通常能做到的都是少之又少。我並不是質疑新人的用心程度,只是其實有些賓客可能其實或者是對新人們的相識與成長過程沒多大興趣。而又如果,你身邊只有一兩個不太熟的朋友和你一起「飲」,甚至只有你自己,我只能說句:吃吧。

而吃,也是去飲另一個無奈的地方。一,通常要等很久……很久……才上菜。每一道中間也等很久……很久……二,通常不好吃。不知道為甚麼,就是不好吃。哪怕是高級的餐廳,還是普通的餐廳,通常,都不太好吃。但錢付了,你不吃嗎?

 

撇開一點來說,我作為一個經常被邀請去喜宴的人,表示其實自己也算幸運,因為參加過的都是一些比較溫馨、貼心的喜宴,新人也真情流露,沒有甚麼「大龍鳳」的感覺,所以暫時也還是不太抗拒這件事。不過要知道,很多新人都會選在下半年擺酒,甚至都集中在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結果人情有了,銀包就乾了。(哭)

人情也是難堪的地方。所謂公價,何公之有?那些「婚禮專家」在報紙訪問提出的公價,都只是為了提升行內的物價,讓新人們消費多點,結果用了看似很漂亮的手法跟大家說公價是多少多少。最慘的是,真的會有些新人因為你付了五百元而生氣,或者覺得你來飲就應該至少給一千元,這或多或少都是那些行內專家造成的影響,但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真的很多。我知道酒席是很貴的,結婚也是很燒錢的事,但如果選擇了擺酒,就應該要知道不好強求來賓給多少人情,我不是說給很少人情是正確的行為,只是這樣「扯爛塊面」會傷了新人和來賓的和氣,在臉書或whatsapp群組追討某某的人情少,實在很肉酸呀。大好日子,大家也是來見證你們成為夫妻的時刻,因錢而傷感情,何苦呢?(所以我十分欣賞和佩服旅行結婚的朋友,給你們十個like。)

 

既然這樣,也許有些人會說,那乾脆就不去好了吧!是的,你是可以不參加的,但作為朋友、親人,(有時對方是遠房親戚更無奈,但可能家人會迫你去)你總也要給點面子,也要有禮貌,就算你不出席,怎樣也要有點表示,送個小禮,或者給點小人情,才顯得你大方吧!不過說穿了,有時只是「假大方」,因為這只是為了避免尷尬,避免丟了面子,退後一步的做法而已。結果沒有出席喜宴,但還是不想做,卻又得做了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