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Vinoth Chandar)
「淡淡交會過 各不留下印」-《落花流水》
很多人,在 我們人生中都是過客。朋友之間疏遠的原因太多:太忙、謠言、誤會,甚至是認識了一班新朋友而忘記了故友。同時,和朋友重修舊好的原因太少。
我有一個朋友,雖然不是很老友很老友,但中學時一起上過文學班,畢業之後他去了做保險,我在大學繼續我的學業,我們沒有再聯絡。有一天晚上,我在學校附近遇到他,我們寒喧數句,說遲一些約食飯,之後,當然再也沒見過大家。
游宇明在《只能陪你一程》中說過:「你只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只能與人共走一段路。」雖然考試的文章我大部分也記不得,唯獨是這篇的這一句,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因為它太現實,現實得令人可怕。
我有另一個朋友,中學時和我同班了五年,有三年是一起坐的。那時候,他媽媽還擔心他的性取向。總之,我們十分老友。但是「命運入面每個邂逅,一起走到了某個路口,是敵與是友,各自也沒有自由」。或者真的沒有甚麼原因我們不再聯絡,但我們也沒有動力去打個電話,約出來聚舊,最可怕的不是因為誤會而做不成朋友,最可怕的是甚麼也沒有發生,也還是做不成一生的朋友。
別人說,要維繫一段感情很難,我說,要維繫一段友情更難。情人,大可三天見一次,但朋友,可能一個月見一次也會有難度。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或朋友遇上不如意的事,才會找他們傾訴。試問這樣一來,又如何每一個朋友也維持得到?
當然,總有些朋友,是完全不用見面,但你知他們仍然和你十分緊密。同樣我也有個朋友,中學時和我同班了五年,之後他去了英國繼續讀書。大二的時候,我失戀到了英國,有三年沒有見面,但我今生也會記得他陪我飲酒,聽我傾訴。
我不是說那個沒有再聯絡的朋友不好,只是做多久朋友,很多時也是天註定。當然,也可以人為。例如拍了拖後,便沒有理踩其他異性朋友。其實我是相信純友情的。又例如誤信謠言,而疏遠某朋友。其實最能了解一個人,是用自己的眼睛。
如果朋友已經會因緣份盡了而流失,為何還要人為地和一些朋友不相往來呢?當然你也大可說人為其實也是緣份盡。人是失去了才懂珍惜的,家人如此、情人如此,朋友也一樣。也許有些人,只能陪你一程,但如果有些人,你認為是一生的朋友的話,就不要甚麼也不做,便放棄一段友情。如果真的緣分盡了,也至少無悔。
看這篇文時你想起誰?是時候打個電話給他了。